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8301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舒城高三生物第三次统考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统考高三生物(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32小题共48分)1. 在细胞中,有许多相似的膜结构。下列关于膜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膜向内折叠成为光合膜,其膜中含有色素和光合酶 B.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膜上含有全部的呼吸酶 C.神经肌肉接点处肌细胞膜上有乙酰胆碱的受体 D.细胞内单位膜折叠而成网状结构组成内质网,有些膜上有合成磷脂的酶2. 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紧密相联的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

2、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3.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直接换上高倍物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

3、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认同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单位A.一项 B.两项 C. 三项 D. 四项5. 某科学家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发现只有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只有N细胞含有叶绿体,只有P细胞能合成糖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厌氧呼吸BN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P细胞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前期中心体移向细胞的两极D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N细胞和P细胞的细胞核内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选项有几项()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酵母菌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鸡血红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

4、固醇HIV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中均含有DNA聚合酶A2个 B3个 C4个 D5个7.埃博拉病毒(EB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与mRNA 互补),有18959 个碱基。吞噬细胞是首先被病毒攻击的靶细胞,病毒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装配,以出芽方式释放,其增殖过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为研究埃博拉病毒,用富含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的培养基培养病毒 B一个病毒RNA分子复制形成一个新的病毒RNA至少需要37918 个核苷酸 C病毒侵入人体后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但对细胞免疫影响较小 D病

5、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装配后,以出芽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8.种子的萌发过程需要大量酶参与,研究发现酶的来源有两条途经,一是由干种子中的酶活化而来,二是萌发时重新合成。新的RNA在吸水后12h开始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在种子吸水后1520min便可开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有些RNA、酶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B新的RNA、酶的合成过程需要水的参与C干种子含自由水很少,因而酶都没有活性D吸水12h内,种子合成新蛋白无RNA参与9.若“淀粉一麦芽糖葡萄糖一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

6、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B. C. D.10.糖链是细胞内除蛋白质、核酸之外的另一类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中都有分布,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链是生物体内糖的主要存在形式,如淀粉、糖原都是常见的糖链B糖链都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根据长度不同,糖链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D可用斐林试剂在沸水浴情况下检测糖链的存在1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此为神经元细胞膜,则在静息状态时,a和d过程分别运输的物质是Na+、K+Bb过程无法体现细胞膜选择

7、透性,但能判断出膜外的b物质浓度高于膜内C若此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D具有特异性,若去掉它们,就不能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D若此为肝细胞膜,当处于低血糖时,肝细胞可释放激素C(胰高血糖素),促进E(肝糖元)水解为F(葡萄糖)12.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D.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13.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真核细胞,才能观察到该图表示的结构B2是核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

8、出的通道C3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与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细胞同一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不同细胞间通过2实现物质的交换和信息的交流14.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A.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B.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

9、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15.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16.腺苷酸激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A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 B两分子ADP C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 D一分子ADP17.如图表示不

10、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正确的说法是()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B跑1500米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当C跑100米时,肌细胞所需ATP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D马拉松跑时,肌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02与吸收的O2之比约为1:118.研究影响豌豆幼苗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 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B.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C.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H不足 D.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

11、是呼吸底物不足19.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 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C. 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D. 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变绿再变蓝20.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 正常情况下,植物细胞过程的进行与过程密切相关C. 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D. 图中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

1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21.将生长旺盛的某农作物植株培养在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内,在温度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测得晴朗的一昼夜钟罩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b段随着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断提高B.b-c段密闭钟罩中的CO2浓度低于大气中的CO2浓度C.c-d段密闭罩内氧气含量充足,呼吸作用速率不断提高D.d点后呼吸作用速率缓慢是因为温度较低而影响酶的活性22.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D实验得

13、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橙黄色23.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A植物13115.5B植物393015(光饱和: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A.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B. 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C. 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C02/100cm2叶小时D. 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mgC02/100cm2叶小时24.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有()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于生物体都是有害的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低温引起的细胞冻伤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A1种B2种C3种D4种25. 某雄性动物的基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