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296807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二次月考复习题一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二次同步检测复习题(一)姓名: 年级: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2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1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相似点归纳不正确的是: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从中获利 C日本都是战败国 D英国都是战胜国2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主要依据是:A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B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C摧毁了英国和殖民枷锁 D废除了奴隶制3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A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B积累了雄厚的资本C 资产阶级统

2、治的确立 D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 1944年 6月 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A.诺曼底登陆 B.血染珍珠港C.中途岛海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序号 史 实 推 论1 1919年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构建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2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 四国条约 、 五国海军条约来

3、源:学&科&网Z&X&X&K建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 1949年北约建立、1955 年华约建立 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对峙局面的形成4 1991年苏联解体 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的格局正式形成A.1个 B.2个 C.3个 D.4个6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主力军都是大陆军 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A B C D7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是A技术革命群体化 B首先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C发明家主要来自手工工匠 D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8从下表中我们能够得到的认识是(A)会议

4、名称 时 间 主要内容或影响巴黎和会 1919年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给日本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使中国回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慕尼黑会议 1938年 把捷克斯洛 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9“它使 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D)A实施的原因 B实施的措施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意义1020 世纪人

5、类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战争,下列发生在期间的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本偷袭珍珠港 诺曼底登陆 斯大林格勒战役 凡尔登战役 A BC D11、20 世 纪 30年代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 。下面有关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C.经济得以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D.根除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12.列宁指出:“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不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为修正这种错误,列宁采取的对策是A.颁布土地法令 B.实施

6、新经济政策 C.开始两个五年计划 D.通过 1936年新宪法13.下列各项不属于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A.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破坏性极强C.持续时间较长 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4.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开展工业化C.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 D.西方国家的封锁15.某历史学家曾这样写道:“林立的烟囱比神圣的教皇突然间多了起来。 ”根据所学

7、知识分析,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文艺复兴 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第三次科技革命后16、 一位历史学家对某一历史事件作了这样的解读:“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历史事件是()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C 日本盟治维新 D 俄国 1861年改革17、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它的建立与哪些会议有关?()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B 巴黎和会、慕尼黑会议C 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 D 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18、 2013年 2月 2日,俄罗斯多个城市举行

8、活动,纪念二战中一场重要战役胜利 70周年。这场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这场战役是()A 凡尔登战役 B 珍珠港之战 C 攻克柏林战役 D 斯大林格勒战役19、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文中“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应指来源:学科网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十月革命20、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李明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右面的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判断他正在学习探究的主题是A

9、.大化改新 B.南北战争C.倒幕运动 D.明治维新二、材料分析题21.改革是一幕幕散发着时代气息的话剧,是一场场破旧立新的嬗变,也是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卷。阅读材料,请回答:(12 分)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民族工作者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材料二: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列宁(1)材料一中“沙皇”指的是谁?(1 分

10、)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他进行了什么改革?(1 分)这次改革产生了怎样的作用?(2 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改革?(1 分)在日本古代还有一场改革也曾使这个国家实现了华丽蜕变,请写出改革名称。 (1 分)这两场改革均体现了日本对先进文明的一种什么态度?(1 分)(3)为了改正材料三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 政策?(1 分)这 一政策如何帮助苏俄修正了经济错误?(2 分)(4)上述材料所涉及的改革对各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如何看待改革?(2 分)23.(共 12分) (1)亚历山大二世;(1 分)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 分)改革加快了俄国资

11、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保留有大量 的封建残余。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 分)(2)明治维新;(1 分)大化改新;(1 分)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先进文明。 (1 分)(3)新经济政策;(1 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4)改革促进发展;改革需要勇气;改革应不断完善,纠正不足;改革要符合人民愿望等。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 分)24.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高科技使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东京街头有了电灯 1876 年日本的新式学校 官办八幡制铁所它本身也成为或将成为历史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请回答:(8 分

12、)材料一:“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 引自广告词材料二: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ZXXK(2)材料三:“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爱因斯坦(1)材料一中的“吸引了世界” 、 “转动了世界” 、 “点燃了世界”分别指这三位历史人物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3 分)(2)材料二中的三项科技成果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3 分(3)从材料三爱因斯坦的话语中,你能够得到哪些启示?(2 分)24.(共 8分) (

13、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 分)改良蒸汽机;(1 分)发明碳丝灯泡。(1 分) (2)蒸汽时代;(1 分)电气时代;(1 分)信息化时代。 (1 分)(3)尊重科学,支持科学;正确地运用科学,发挥科学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等。 (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 分)29 (12 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材料一:图五:蒙娜丽莎 图六:最后的晚餐材料二:18 世纪遍及欧洲各国(和美国)的一场思想变革运动。其根本目的是把人们从偏见和迷信(特别是从被确立了的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将之用于社会和政治改革事业。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材料三:西洋

14、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作者是谁?(1 分)该作者是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2 分)(2)材料二中的“思想变革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2 分)请说出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1 分)(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 分)出自哪一运动?(2 分)(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思想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至少写出 2点) (2 分)(1)达芬奇(1 分) 文艺复兴(2 分)(2)启蒙运动(2 分) 伏尔泰(或:卢梭、孟 德斯鸠也可) (1 分)(3)民主、科学(2 分) 新 文化运动(2 分)(4)共同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它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促进革命走向成功。 (2 分)30探究活动:(7 分)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