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

上传人:张**** 文档编号:12967775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部编版)--1.精品教学课件泊秦淮(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泊秦淮 R 七年级语文下册 1 了解诗歌背景 把握诗歌内容 2 品味诗句 感悟诗歌意境 3 体会诗歌情感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杜牧 公元803 公元约852年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汉族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 散文家 是宰相杜佑之孙 杜从郁之子 走近作者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 杜樊川 著有 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 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 小杜 以别于杜甫 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 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 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 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 看到

2、边患的频繁 深感社会危机四伏 唐王朝前景可悲 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 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 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 秦淮 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诗人夜泊于此 眼见灯红酒绿 耳闻淫歌艳曲 触景生情 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 当权者昏庸荒淫 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 泊秦淮 读诗歌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泊秦淮杜牧烟笼 寒水 月笼沙 夜泊 秦淮 近酒家 商女 不知 亡国恨 隔江 犹唱 后庭花 再读诗歌 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 玉树后庭花 的简称 南朝陈亡国之

3、君陈叔宝所作 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歌女 大意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 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 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烟笼寒水月笼沙 品诗句 烟 水 月 沙四者 被两个 笼 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 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 笔墨是那样轻淡 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 该是先有 夜泊秦淮 方能见到 烟笼寒水月笼沙 的景色 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 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 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 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 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由于 夜泊秦淮 才 近酒家 然而 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

4、间 地点 使之更具有个性 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也照应了诗题 夜泊秦淮近酒家 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 由于 近酒家 才引出 商女 亡国恨 和 后庭花 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 近酒家 三个字 就像启动了闸门 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 滔滔不绝 这七个字承上启下 网络全篇 诗人构思的细密 精巧 于此可见 后庭花 即 玉树后庭花 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 这靡靡之音 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 可是 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 不以国事为怀 反用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 这不禁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隔江 二字 承上 亡国恨 故事而来 指当

5、年隋兵陈师江北 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 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 二字 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 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 意味深长 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 表现出辛辣的讽刺 深沉的悲痛 无限的感慨 堪称 绝唱 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 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 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 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 表达诗人对只知寻欢作乐 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与无助之情 主旨探究 诵诗歌 读读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诗句 加深体会 想得玉楼瑶殿影 空照秦淮 南唐 李煜 浪淘沙 城下秦淮水 年年自落潮 元 傅若金 金陵晚眺 既是这等 且到秦淮水榭 一访佳丽 倒也有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 听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