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郑三中高二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7408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新郑三中高二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新郑三中高二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新郑三中高二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新郑三中高二历史期中学业水平测试.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2、)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描述的制度在隋唐时期体现为(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B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C为了摧毁

3、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3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

4、续的是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C和平渐进的变革道路被各国借鉴 D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5“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 A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6.百家争鸣时期,先秦诸子纵论“天下”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与一荀子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一匡天下诸子言论中的“天下”指的是( )A周王朝统治区域 B秦朝时期的中国 C约今整个中国区域 D东西方世界7.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

5、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晋燕两国可以通婚晋宋两国可以通婚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8.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 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让位都是无奈之举A B C D9.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比例51%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6、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101901年,梁启超写道:“凡公理所在,不必以古人曾行与否为轻重也,故尧舜禅让之事实与今日之新主义无甚影响。即使尧舜果有禅让,则其事与今日民主政体绝异。”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梁启超割断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联系B梁启超开始从全新的资产阶级立场阐释民权C梁启超抛弃了中国古有民主制度的牵强附会的说法D梁启超借助西方的民权说鼓吹改良11. 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会议认为,自北伐军攻克九江、南昌后,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已发生“各种危险倾向”,“其中最严重

7、的倾向是一方面民众运动勃起之日渐向左,一方面军事政权对于民众运动之勃起而恐惧而日渐向右”。会议要求“一切群众组织和运动,尽可能的和国民党合作”。基于此种认识,中共中央认为应当( )A扶助国民党左派领袖 B继续大力开展工农运动C争取国民革命领导权 D与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12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C. 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3 韩愈有诗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传世,“左迁”

8、实为中国古代士大夫被调降官职的一种讳称。下列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属于“左迁”的是( ) A秦朝,会稽郡郡守调任御史大夫 B东汉,会稽郡郡守调任扬州刺史C宋朝,三司使调任枢密使 D元朝,南阳府府尹调任连州知州14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抵抗 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15袁伟时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

9、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16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上述现象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文革”时期17如何分析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同学之间出现了两种观点。你认为能够成立的是( )甲: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再证明,只有先

10、争取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先近代化争取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A乙方观点 B甲乙方都对 C甲方观点 D甲乙方都不对18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 )A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19英国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

11、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法律后果就是由这种形式创造的,如果形式没有得到遵守,或者没有完全遵守,就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据此判断罗马法的重要特点是( )A严密、细致 B 注重契约 C注重程序 D形式主义20肖德甫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该材料反映了光荣革命( )A使英国议会制度从此开始真正确立 B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21“这力量一方面将整饬腐化堕落的希腊化世界,使它那散漫放荡的作风就范于一种铁的纪律和不可伸缩的法律;

12、另一方面将消除希腊文化中刚刚出现的分裂和二元对立状况,以一种片面性的单纯来取代希腊的和谐之美”。材料中“这力量”来自( )A马其顿B古罗马C德意志 D意大利 22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23“贵族秩序依然存在,但采取了新的形式,金钱重于血统已成为新的基石。国会本身则成为土地资本家的工具,成为辉格党和托利党两党以及他们的团体和同盟者的工具。他们的利益正是当前国家孜孜以求的。”这表明( )旧式机构中包含

13、新的社会关系 代议制是现代民主的重要表现形式代议制度成为政党政治的工具 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生的不平等A B C D24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明确规定,新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脑称德意志皇帝(Deytscher Kaiser)而非德国皇帝(Kaiser yon Deutschland)。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德意志宪法在行政结构中体现为联邦主义B德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从根本上得以解决C宪法条款前者涉及各邦的领土统治权,后者与德意志民族联系起来D宪法体现了普鲁士政治特色的印记25“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国民大革命时期26.中国现代化史中说:“虽然尚未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精神背景的西方基督教义的转换对现代化的巨大支配作用,但确实已经感受到西方奔涌而来的利甲锐兵表象之中,跃动着一种奔腾不息的宗教理性力量,这种宗教理性力量是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政治王权的精神土壤。其本意成为中国的马丁路德。在传统意义的宗教价值符号内,完成政治结构的转型。”书中所指的“中国的马丁路德”是指(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康有为 D梁启超27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同盟会员证 B“红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