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67220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庆阳市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填涂区域将该项涂黑。)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为50B.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1.1m/s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minD.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dm2、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3.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

2、确的是A.声音越洪亮,在空气中传播的就越快B.超声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女生发出的声音比男生发出的声音传播的快D.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5、新型飞机的研制都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飞机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B.模拟气流C.地面D.飞行员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C.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5分钟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初冬季

3、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8、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将湿毛巾在阳光下晾晒B.将弄湿的作业本子打开放在向阳的窗台上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将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在冰箱里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

4、所用时间C、甲车在第30s时的速度大于第20s时的速度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10、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B.02s内,小车处于静止状态C.2s5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题8分,12题10分,13题8分,14题6分,15题4分,共36分)11、如图所示是小聪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进行的一个探究

5、实验:(1)该同学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用相同的力度再次拨动钢尺,使钢尺每次振动的_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的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2)又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保持伸出长度不变,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_越大,发出声音的_越大。(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

6、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1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按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各个仪器.(2)器材安装好后,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温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小明同学用温水而不用冷水的目的是_。(3)点燃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明同学每隔1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华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89898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2分)(4)该次实验时,水的沸点为98,说明

7、该地的气压_(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这是因为_(2分)。13、如图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电子表显示。(1)该实验原理是:_。(2)实验过程中将斜面的坡度设计的较小些的目的是:_。(3)据图中信息:SAB=_cm,tBC=_s,VAC=_m/s,从A到C的过程中,小车做_直线运动(“匀速”或“变速”)。(4)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测到的BC段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5)实验时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时间,

8、应在C处安装一个_。14、李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有关;(2)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除了课本中学到的影响蒸发的因素外,李华还觉得蒸发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于是他做了以下实验:在同一个房间里,李华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并控制它们的_和_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_。(4)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利用蒸发吸热的例子:_1

9、5、小聪学习了声现象后,他产生了质疑,当我们用力敲击桌子时,桌子也发出声音但却看不到桌子在振动。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帮小聪解开他的疑惑。(1)实验器材:_(2)实验步骤及现象:_(2分)(3)实验结论: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个小题,1619题每空1分,共12分;20题2分;21、22题各4分;23、24题各6分。共34分。)16、“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琴声是琴弦_产生的,通过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减弱噪声.17、太原国际马拉松

10、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今年9月李明同学参加了马拉松,他从起点到5km远的饮水供给处,用了41min40s,他的平均速度是_m/s,比赛时,他感觉路边的树都在往后退,是以_为参照物。18、如图1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cm.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19、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者“不变”)20、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1、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一时间图象。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雾”和“霾”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和“霾”有本质的区别,“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它的颗粒比较大,呈偏白的颜色,阳光照射便很快散去;而“霾”是指大量烟、尘等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一般呈黄色或褐色.PM2.5中“2.5”表示“雾霾”微粒直径的数值,它的直径不到人的头发粗细的1/20.PM2.5主要来自燃烧过程中,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料,秸杆的燃烧、垃圾焚烧,此外还有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等。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

12、物质达20多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PM2.5中的“2.5”是不是空气中颗粒物的直径等于或小于2.5_(填写单位)。(2)通过阅读请同学们分析出一种雾形成的天气因素_。(3)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一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_22、夏天,小梦同学为解渴买了一支冰棒,她发现硬邦邦的冰棒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棒放进嘴里,瞬间舌头和冰棍“粘”在了一起。请任选两种现象进行解释.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