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二历史期中.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7143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二历史期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二历史期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大连旅顺口区高二历史期中.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2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表明他()A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3有学者认为,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要。这是因为墨子的爱()A具有超阶级性B代表平民利益C反

2、对一切战争D抑制了统治者4先秦某思想家曾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该思想家是()A庄子B孟子C墨子D老子5冯友兰先生说,在一个社会从一种社会制度转向另一种社会制度的过渡时期旧的统治思想已失去了统治的地位;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中的各个阶段或代表他们的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地有机会提出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系统化、理论化。下列现象(或思想)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C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D宋明理学6易中天先生曾对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的主张进行了总结概括。下表所列主张,按学派(儒、道、墨、法)

3、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关注社会 构造社会理想:平等、互利、兼爱 关注国家 创造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 关注人生 树立人生追求:真实、自由、宽容 关注文化 建立文化基础:仁爱、正义、自强 ABCD7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8董仲舒认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这说明了董仲舒

4、将儒学()A神学化B世俗化C政治化D思辨化9西汉海昏侯墓西室考古发现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上隶书撰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材料说明()A画像风格与后世文人画相同B西汉建立后有统一文字的举措C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为研究孔子思想提供实物史料10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11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5、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12秦朝时,统治者提出过“以吏为师”,到汉代,却提出了“以师为吏”。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B加强了对知识分子阶层的管控C黄老之术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D百家争呜局面的最终结束13儒家学者李翱“援佛入儒”,通过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和对韩愈“性三品”说的突破,建立起“性情”的人性观,完善了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这反映出唐代()A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B“三教合一”趋势加强C儒学有所继承和创新D儒学复古性色彩浓厚14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

6、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15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官僚们希望自己的上司不是高高在上的君临下界的君主,而是一个与自己具有相同的人间本性、服从相同的伦理规范、遵守相同的行为准则的君主”。与材料中信息不符的是()A使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目的是维护儒学的统治地位C儒学在宋代有了新发展D希望对君主有道德上的约束16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A

7、孔子B孟子C朱熹D王阳明17明代学者吕坤说:“吾少时乡居,见闾阎父老、阛阓小民同席聚饮,恣其谈笑,见一秀才至,则敛容息口,惟秀才容止是观,惟秀才之言语是听。即有狂态邪言,亦相与窃笑而不敢言短长。岂畏其威力哉?以为彼读书知礼之人,我辈材粗鄙俗,为其所笑耳。”这一现象产生主要是由于()A乡野淳朴的民风B学优则仕的观念C等级制度的影响D尊重知识的传统18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A反对君主制度B抨击君主专制C主张人人平等D继承传统儒学19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

8、矣”。顾炎武这一主张()A背离了先秦儒家的政治理念B丰富发展了传统儒家思想C彻底否定了孔子的思想权威D促进了早期启蒙思想产生20对下图数据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统一是推动科技发明的决定因素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潮流C世界其他国家科技从落后到赶超中国D科技发明升降取决于中西方关系变化211933年2月鲁迅先生在杂文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下列对上述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A火药的发明主要促进了西方历史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是消极的B指南针的西传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

9、民扩张提供了条件C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D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2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下列评论不正确的是()A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B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C是对人性本身的研究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23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D否定

10、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24有人说,莎士比亚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文学艺术家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人。下列选项能作为他“站得最高、看得最远”的证据的是()A猛烈抨击了中世纪的宗教神学B对人的认识和追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C肯定了人的欲望和自然的人性D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25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说明()A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C人文主义思潮对当地产生影响D佛罗伦萨出砚了资本主义萌芽2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

11、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一主张()A反映了议行合一的原则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基础D易于导致“多数人的暴政”27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A思想自由B人身自由C推翻专制D主权在民28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写道:“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

12、的平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启蒙思想家所构建的“理想王国”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在当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C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性D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29中国古代思想界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涌现的众多思想巨匠中,有着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B洛克C孟德斯鸠D卢梭30“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这段论述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