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967119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6.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修水县六层框架结构住宅楼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 建筑设计说明 1建筑概况5 2 设计资料5第二章 结构设计说明 1 结构方案选取11第三章 楼盖设计 1楼面梁格布置图15 2 标准层楼板计算163屋面板计算20第四章 框架计算 1确定框架计算简图24 2梁柱线刚度计算24 3荷载计算25 6竖向荷载计算27第五章 水平荷载计算 1集中风荷载标准值32 2 横向26层D值的计算32 3横向底层D值的计算33 4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33第六章 力计算1恒载作用下框架力计算33 2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力计算41 3活荷载作用于A-B轴间时力计算44 4活荷载作用于C-D轴间时力计算51第七

2、章 力组合1横向框架梁力组合58 2用于承载力计算的框架柱的基本力组合59 3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的框架梁基本组合59第八章 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1框架柱截面设计60 2框架梁截面设计63 3裂缝宽度验算65第九章 楼梯设计 1梯段板的设计67 2平台板计算69 3平台梁计算70第十章 基础设计 1 A轴柱下基础设计70 2 B轴柱下基础设计73 总结79参考文献79致谢80第1章 建筑设计说明1.1 建筑设计说明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市修水县住宅楼,本着设计富有正气和时代气息的原则,设计一座现代化气息的住宅楼,建筑设计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使用功

3、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经济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部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效果的住宅环境。建筑设计应考虑建筑与结构等相关的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本方案采用框架结构,六层,根据地形,单元入口朝北。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该建筑要体现现代化特色,适应现代化的住宅需求。满足消防、抗震等安全要求。 框架结构是多层、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建筑立面容易处理,可以适应不同的房屋

4、造型。同时,在结构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结构形式,横梁和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基础,整个房屋全部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称为框架结构或纯(全)框架结构,框架可以是等跨或不等跨的,也可以是层高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有时因工艺和使用要求,也可能在某层抽柱或某跨抽梁,形成缺梁、缺柱的框架。1.2 平面设计建筑平面是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由于建筑平面通常较为集中反映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一些剖面关系比较简单的民用建筑,它们的平面布置基本上能够反映空间组

5、合的主要容,因此,首先从建筑平面设计入手。但是在平面设计中,我始终从建筑整体空间组合的效果来考虑,紧密联系建筑剖面和立面,分析剖面、立面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断调整修改平面,反复深入。也就是说,虽然我从平面设计入手,但是着手于建筑空间的组合。各种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类。建筑平面设计是组合布置建筑物在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它包括使用部分设计和交通联系部分设计。1.3 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中各个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是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本设计在使用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注意了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满足室

6、使用活动和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门窗的大小和位置考虑了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风通风良好;房间的构成注意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室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对于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通常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先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根据计算所得的设备数量,考虑在整幢建筑中辅助房间的分布情况,最后在建筑平面组合中,根据整幢房屋的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并确定这些辅助房间的面积、平面形式和尺寸。1.4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是把各个房间以及室交通合理协调起来,同时又要考虑到使用房间和

7、辅助房间的用途,减少交通干扰。楼梯是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各个楼层疏散的必经之路,同时又要考虑到建筑防火要求,本建筑每单元采用一个梁式双跑楼梯和一个电梯。本设计中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能满足下列要求:交通线路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一定的通风采光要求;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组合等设计问题。1.5 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一方面,是在熟悉平面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建筑整体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建筑艺术等方面,来分析对平面组合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总体规划、基地环境对建筑单体平面组合的要求。即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须要综合分解建筑本身提出的、经及总体

8、环境对单体建筑提出的外两方面的要求。1.6 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图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剖面设计主要表现为建筑物部结构构造关系,以及建筑高度、层高、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它和房屋的使用、造价和节约用地有着密切关系,也反映了建筑标准的一个方面。其中一些问题需要平、剖面结合在一起研究,才具体确定下来。本工程为市修水县住宅楼,层高均为3.0m。垂直交通采用楼梯和电梯,因为考虑到层数较多,有八层。门的高度根据人体尺寸来确定,窗高要满足通风采光要求。 1.7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和美化环境的需要而进行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环境条件、保护结构和装饰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并且要

9、考虑它的耐久性、经济性;正确处理与施工技术的关系。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部件所组成:它们有墙体、梁柱、墙墩等构成房屋的结构构件,有门窗、阳台等和部使用空间直接连通的部件,以及台基、勒脚、檐口等主要起到保护外墙作用的组成部分。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组成部分和构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容统一的建筑立面,是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建筑立面设计的步骤,通常根据初步确定的房屋部空间组合的平剖面关系,例如房屋的大小、高低、门窗位置,构部件的排列方式等,描绘出房屋各个立面的基本轮廓,作为进一步调整统一,进行立面设计的基础。设计时首先应该推敲立面各部分总的比例关系,考

10、虑建筑整体的几个立面之间的统一,相邻立面间的连接和协调,然后着重分析各个立面上墙面的处理,门窗的调整安排,最后对入口门廊、建筑装饰等进一步作重点及细部处理。完整的立面设计,并不只是美观问题,它和平、剖面的设计一样,同样也有使用要求、结构构造等功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房屋的平、立、剖面来看,立面设计中涉及的造型和构图问题,通常较为突出。本设计工程建筑立面设计力求给人一种均衡、和谐的感觉,与环境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建筑物的功能,通过巧妙组合,使建筑物创造了优美、和谐、统一而又丰富的空间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下是房屋各环节的构造和建筑设计措施:本次设计的住宅楼为坡屋面,流水速度比较快,因此坡屋

11、顶的防水原则应该时在导、堵结合的前提下,以导为主。1.8 楼板层和地面按施工方法,楼板有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本次住宅楼设计采用的时现浇肋梁楼盖,现浇肋梁楼板是最常见的楼板形式之一,当板为单向板时称为单向板肋梁楼板,当板为双向板时称为双向板肋梁楼板。单向板肋梁楼板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其荷载传递的路线为板,次梁,主梁,柱或墙。次梁的布置通常按开间方向排列,主梁可由柱或墙支撑,主梁的经济跨度为5-8米,次梁为主梁跨度的1/14-1/8,梁宽为梁高的1/3-1/2,次梁间距同板跨。由于板中混凝土用量为整个楼板的50-70,因而板宜取薄些通常板跨在3米以下,其经济跨度为1.7-2.5米,板

12、厚为6-8公分。单向板肋梁楼板主梁次梁的布置,不仅由房间大小,平面形式来决定,而且还应从采光效果来考虑。当次梁与窗口光线垂直时,光线照射在次梁上使梁在顶棚上产生较多的阴影,影响亮度和采光度效果。次梁和光线平行时采光效果较好。双向板肋梁楼板常无主次梁之分,由板和梁组成,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梁,墙或柱。由于双向板肋梁楼板梁较少,天棚平整美观,但当板跨度较大,板的厚度大于8公分时造价就明显增加,因而用在小柱网的住宅,旅馆,办公楼。楼面构造与地面构造基本相同,因而以下叙述的地面做法也同样适合于楼面。地面面层包括面层本身及踢脚线,踢脚线的作用是遮盖面层与墙面的接缝,保护墙面以防擦洗地面时弄脏墙面,它的材料

13、大多与地面相同,常见做法有与墙面粉刷相平,突出,凹进三种,踢脚线高120-150毫米。1.9 基础和地基基础和地基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是不同的概念,基础是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他们传给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地基是基础下面的土层,承受由基础传来的整个建筑物的荷载。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地基分两种:一是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需人工处理就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叫天然地基。一是当上部荷载叫大或土层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必须经人工处理后才能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叫人工地基。根据地基土质好坏,荷载大小及冰冻深度,常把基础埋在地表以下适当深度处,这个深度成为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基础的埋深应大于冰冻线的深度,从经济和施工角度分析,基础的埋深,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越浅越好,但最小不能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