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2966634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 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千克、克、吨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法,了解用秤可以称物体的轻重。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感念。2、难点吨的质量概念的建立。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有多重(1)教学目标:1

2、、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

3、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1、认识秤。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找一找。、猜一猜。、拎一拎。、说一说。、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4、单位换算。、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1、 一个鸡蛋重( ) 一个西瓜重( )2、 2kg = ( )g 4000g

4、= ( )kg 7kg = ( )g 8000g = ( )kg3、实践活动我的体重同伴的体重一个土豆我的书包我的估计称量结果4、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2、 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后记:在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建立了“克、千克、吨”是质量单位的概念,懂得了不同物体用不同单位表示重量。第2课时有多重(2)教学目标:1、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2、 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 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4、

5、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教学设计: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2、全班交流。3、

6、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2、 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后记:进行两袋食盐重量的测量,1千克与1000克相等,从而推出1千克=1000克,2千克=2000克,练习时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第3课时 1吨有多重(共29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

7、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二、探索新知: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

8、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三、拓展应用1、 4千克 =( )克 3吨 =( )千克 50000克 =( )千克 ( )t = 2000 kg 18 t =( )kg ( )kg = 6 t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500 50 250 5 3、连一连。 2克 2千克 200千克 400克4、在里填上“”“”或“=”500 kg 3 kg 1 kg 300 g 9 kg 9000g 800 g 10 kg 3 kg 3 t 4000 g 4 t 8000千克 8吨 4500克 4千克 3 t 3600 kg 5 t 5000 g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1、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2、 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后记: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使学生认识“吨”并体会“1吨”的实际质量,及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运用前面学习的单位换算方法进行迁移,类推出“千克与吨”的换算方法,巩固进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