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北师大必修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6534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北师大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物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北师大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北师大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北师大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优化方案 精品练习】北师大版 生物 必修2 第7章第1、2节知能过关演练学生用书 P661家兔的血清注射到野兔体内具有_的作用。()A营养B调节C抗原 DT细胞解析:选C。因家兔与野兔是不同种类的生物,故家兔血清中的蛋白质可刺激野兔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C符合题意。2长臂猿与_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最相似。()A鸡 B猪C蜘蛛猴 D狒狒解析:选D。因为长臂猿与狒狒的亲缘关系最近,故其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最相似。3研究生物亲缘关系的生物大分子一般不包括(多选)()ADNA B蛋白质C淀粉 D无机盐解析:选CD。淀粉和无机盐不具多样性和特异性,故C、D符合题意。4(2011年高考江苏卷)根据现代生物

2、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选C。生物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项错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可在世代间逐渐变化,即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项错误。5某人随机从果蝇种群中抽测200只果蝇,灰身(AA)为70只,灰身(Aa)为120只,黑

3、身(aa)为10只,请问A与a的基因频率是()A0.95和0.05 B0.35和0.65C0.65和0.35 D0.6和0.4解析:选C。A的基因频率为:0.65;a的基因频率为:0.35。6(2010年高考上海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解析:选B。本题考查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个体应占50%,所以亲代中A的等位基因频率为:30%50%55%。由于该种群

4、的植物自花传粉,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50%42.5%。1将在人体血清刺激下获得的四等份家兔抗血清分别注入到猪、猫、狗、猴的体内均会产生一定量的沉淀物。这沉淀物的成分是()A抗原 B抗体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细菌、抗体复合物答案:C2下列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的最相似的是()A鱼 B龟C鸡 D兔答案:D3由脊椎动物前肢与人上肢的比较解剖图可以看出人与脊椎动物有着()A相同功能的上肢 B共同的进化过程C共同的祖先 D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答案:C4在DNA分子杂交试验过程中制取DNA单链依靠()ADNA聚合酶 BATP水解酶CDNA解旋酶 D高温加热答案:D5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

5、类的相比氨基酸的差异数最大()A黑猩猩 B恒河猴C狒狒 D家鸽答案:D62011年4月6日,国家地质工作者在山西太行山的中段山脉的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古代鱼类化石,又称古鳞石。由这些化石我们可知今天的太行山区原本是()A一片山区 B一片森林C一片海洋 D一道河流答案:C7(2011年成都七中高一检测)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解析:选B。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其中的“种”是指动植物分类学中的门、纲、目、科、属、种的种。例如:一个湖泊中的

6、全部鲤鱼才是一个种群,这里的鲤鱼可以是大鲤鱼、小鲤鱼,但必须是鲤鱼,不能是其他种的鱼。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选C。随机交配的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规律。自交时,等位基因频率不变,AA基因型频率16%48%1/428%,所以会增大。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

7、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解析:选D。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10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海洋生物的进化速度比陆地生物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相对稳定,新的变异基因不容易被选择B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生物变异少C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D海洋中生存斗争激烈,被淘汰的生物较多解析:选A。与陆地环境相比,由于海洋环境中的无机

8、环境条件相对温和,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也比陆地环境充足,所以在海洋环境中的生物所面对的生存斗争相对较弱,使得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被选择出来的机会较少,其数量的增长受到限制,因而进化的速度较慢。相反,在生存斗争相对激烈的陆地环境中,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及时被淘汰掉,使得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资源而迅速发展进化。11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回答:(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

9、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_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是不定向的,但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就存在的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的过程。解析:对青霉素的抗药性来说,细菌个体间存在着差异,绝大多数是敏感的,变异个体中有的是对青霉素敏感性加强的、有的是敏感性减弱的,这些个体与非变异的个体一道都被杀灭;但是变异个体中还有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的,在青霉素的筛选下,生存下来并成为优势群。即抗药性强的细菌通过生存斗争得以生存并繁衍后代,经逐代积累

10、并加强,形成了抗药新类型,而抗药性差的细菌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答案:(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选择作用生存斗争积累变异自然选择(2)有利(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2“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千万数。首尾连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每年的4、5月间,大理蝴蝶泉一带有一数量庞大的大丽王蝶种群,它们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AA(0.3)、Aa(0.6)、aa(0.1)。请根据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计算,并回答问题:(1)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_、_。(2

11、)若要使蝴蝶后代的等位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_。(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型的白翅蝶,专家分析该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_。(4)近几年发现,该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使观赏价值降低。专家提出要加以保护,这是在_层次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解析: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0.3)、Aa(0.6)、aa(0.1),A的基因频率是0.30.30.6,a的基因频率是0.30.10.4,所以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AA 0.36,Aa 0.48,aa 0.16。要使基因频率在理想状态下维持不变,需要种群的数量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

12、出,种群中的个体随机交配,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等。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等位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等位基因频率会减小。答案:(1)AA 0.36、Aa 0.48、aa 0.1 6A 0.6、a 0.4(2)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等位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等位基因频率会减小(4)物种13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2)试验步骤: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地区B;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与浅色蛾若干;_;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3)试验结果:如下表。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表地区项目浅色蛾黑色蛾工业污染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32150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根据表内数据在下面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4)结论:_。(5)分析与讨论: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试验结果。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