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66242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康平县山东屯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共21分。其中第16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1.当收音机里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首歌时,小伟和小明齐声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们是根据声音的( )作出的判断。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频率不同2. 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一下,两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 频率不同; C音色不同; D. 响度不同 3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

2、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C.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D. 声波不能在玻璃中传播4某同学测量课本的宽度四次,记录结果为:17.32cm、17.42cm、17.40cm、17.41cm,则课本宽度为( )A、17.41cm B、17.40cm C、17.3875cm D、17.39cm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B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C路程跟时间、速度均成正比 D速度跟路程成正比6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

3、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7、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8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9、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长度时,若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

4、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D测量长度时,一定要估读到尺的分度值的下一位二、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0. “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 _传到人耳的11. 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2-7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运动的,卡车向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运动(填“左”或“右”)图2-712.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的缘故。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一位女高音歌手为他轻声伴唱,音调高的

5、是_,响度大的是_。1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 通过 传到人耳的。14.如图中测量物体长度方法正确的是 (填A或B)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5.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m.14题图15题图16题图16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_km/h,合_m/s17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

6、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 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平均速度是_m/s.18.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 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19.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的_.(选填“快”或“慢”)20.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三、计算题(21题8分,22题12分,共20分)21一座桥长200米,一列50米的队伍以2米秒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22.某人在1

7、00m的直跑道上步行,用80s从起跑线匀速步行到终点,求:(1)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大?(2)如果他在最初20s以0.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s,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中他的速度是多大?四、实验探究题 :(每空1分,共27分)23.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声学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答。 (知识点不能重复)例如: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声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1)问:答:(2)问:答: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

8、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实验原理 测量工具:秒表和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cm, tBC_s,VAC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填“大”或“小”)(5)通过计算可知:Vac_Vbc。(填“大于”、 “小于” 或“等于”)25(4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

9、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什么问题?26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26题图27题图27.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

10、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错误的步骤是 ,应怎样改正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28.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方法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现象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音调越来越 。问题讨论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五综合应用题:(6分)29今年,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

11、,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 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 B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2、9小题,共21分。其中第16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79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题号123456789答案CDCABAABDBCA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0. 振动 空气 11. 右 右 左12.音调 快 女高音歌手 男低音歌手 13.地球 振动 空气 14.A 2.20 1mm 15.东 30 16.90 25 17. (1)乙、路程(2)10 18. 300 能 19. 快 20. 9:10三、 计算题(21题8分,22题12分, 共20分)21. 解: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走的路程为:S=S桥+S队伍=200m+50m=250m根据公

13、式v=得:t=125s22.解:(1)此人走的路程为:s=100m,所用的时间为80s此人不行的速度为:v=1.25m/s(2) 前20s运动的路程为:s1=v1t1=20s0.8m/s=16m,剩余的路程为:s2=s-s1=100m-16m=84m,应用的时间为:t2=t-t1=80s-20s=60s,余下的路程中他的速度是:v2=1.4m/s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7分)23. (1)问: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入耳朵的?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2)问:手机的来电音量调大时,是在改变什么?答:改变声音的响度。(3)问:接听手机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根据的是什么?答:根据声音的音色我们很容易判断出熟人的声音。(4)问:在月球上,宇航员可以用手机联系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