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966120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 1 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改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二联系上册的内容,讨论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形成的条件是什么?答:1、内迁的少数民族不断与汉族融合,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缩小。2、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3、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民渴望南北统一。4、隋文帝勤政治国,陈后主荒淫无道。认识: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三开皇之治 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 具体措施:政治上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社会风气上倡导节俭。成果:隋朝在较

2、短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 “开皇之治”四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杨广是文帝次子。589 年灭陈,升任太尉,后与杨素等合谋夺取太子之位,604 年杀父自立为帝。史称隋炀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具体如下: “隋朝走向极盛” 营建东都洛阳,不断四出巡游 长期对高丽用兵 隋炀帝滥用民力结果:在隋末农民起义的暴风骤雨中,618 年春,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唐的建立618 年, 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李渊就是唐高祖。 一唐太宗登基贞观之治的出现 626 年,李世民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以贞观为年号。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二 唐太宗吸取教训唐

3、太宗吸取隋朝兴亡的教训,广开言路,善于纳谏。三 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民族政策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皇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决策)(执行)(审议)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唐太宗有力推行唐初创立的赋役制度,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实物来替代劳役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元年,唐太宗命长孙无忌、房玄龄本着“意在宽乎”的原则对唐律进行修改,贞观十一年(637 年)形成贞观律 。现存唐律疏议所载条文基本上为贞观律的条文。 唐律疏议完整的保留到了现在,是现存最

4、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法典。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1、唐在学校教育制度上亦相当完备:中央设太学和国子学,地方设州、县各级学校。私学亦繁荣昌盛。2、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学生学成后参加科举考试。3、皇帝经常亲临国子学视察。唐代教育呈现如下特点:4.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5、皇帝重视学校教育。6、学校和科举关系极为密切,选才和育才密切一致。 民族政策上: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恩:威: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627649)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也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贞观之治”局面形成原因1.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广开言路。对顺从唐朝的少数民族上层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对不顺从的少数民族采取出击并灭亡对方2唐太宗实行了有利于 发展生产、巩固政权的措施。 (5 个治国政策)3唐太宗本人的精明、能干、励精图治。4国家统一,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