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5820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检测2 岳麓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岳麓版历史高三单元测试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8-2)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在我国古代,祈盼“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是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采用“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传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出现 个体小农经挤形成并开始成长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 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 B C D3.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

2、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4.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农村经济存在性别分工C农民过着衣食无忧的田园生活 D当时的纺织材料中有麻和丝5.下列关于井田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土地归全国人民所有B获得井田的贵族拥有使用权,可以将之转让和买卖C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动,没有人身自由 D战国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6.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推动这一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耕作工具不断改进 B生产组织的小型

3、化 C水利设施逐渐完善 D土地兼并日趋加剧7.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租佃方式最早在春秋开始出现 B.汉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C.宋代租佃经营方式的地租形态主要是货币地租D.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8.下列对我国古代农业基本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B.汉朝时开始使用铁农具C.重视精耕细作 D.重视灌溉C.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 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产生9.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4、是“男耕女织”10.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 B C D11.“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从国 语齐语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手工业

5、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12.明朝初期的一首“竹枝词”说:“平川多种木棉花,织布人家罢缉麻,昨日官租课(征税)正急,街头多卖木棉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A政府压制棉纺织业的发展 B出现棉纺织业的手工工场 C农民直接以棉纱抵税 D棉布正逐渐取代麻布13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欧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风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4.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重农抑商

6、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15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拉斐尔的圣母像都具有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画家个人爱好 B人文主义传播 C商品经济发展 D社会上层倡导 16.假设唐代一位商人到长安做生意,其活动中不可能出现A其生意活动必须接受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B让手下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在市里卖瓷器17.“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中记录的内容最早可能出现于哪一朝代的城市A隋朝长安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汴京 D 明朝

7、苏州18.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 勤俭致富 乐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 A B C D 19.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

8、现象表明明朝时期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A B C D21.宋代人口有1亿,耕地面积56亿亩;鸦片战争前,清代人口达到4亿,耕地面积只有1112亿亩。相对于宋代,清代养活这么多人口主要依靠:改进生产工具 精耕细作 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扩大海外贸易A. B. C. D.22.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丝织业发展A B C D2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

9、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2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写道:“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井田制瓦解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D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

10、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D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二、材料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8分,合计50分)26.(16分)在封建社会中,自耕农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历代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

11、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相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极荒活民书材料四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 “第十一条 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回答: (1) 根据材料

12、一,分析封建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自耕农的存在?(4分)这一阶层在中国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2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生存的因素。(4分) (3)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五在土地分配上的相同之处。(2分) (4)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经济的结束成为必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结束自耕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4分)26. (1)自耕农是封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赋税和徭役的保证。(4分) 春秋战国 (2分) (2)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 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4分) (3)同:按人口平均分配。(2分) (4)中国: 1953-1956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束,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4分)27.(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