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2965675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一章PPT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 主讲教师 马伟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1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导论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社会学 2 一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两类 1 强调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科学 受行为主义的影响 如G W 奥尔波特 G W Allport 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 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存在的影响 缺点 缩小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3 2 强调社会心理学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相互影响作为研究对象 受社会学的影响 从社会组织 文化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 艾尔乌德的定义 社

2、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 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缺点 未强调研究人的心理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4 二 我国社会心理学界的定义 吴江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孙本文胡寄南 5 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 个体社会心理学 1 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 各种社会化过程 如道德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等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影响 如自尊 2 人的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等 6 3 人的社会认知 对他人与自己的认知 归因 如利己归因偏差等 等 4 社会态度改变 如对同性恋的态度等 态度的结构 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形成与改变的条件和过程 态度的测量等

3、5 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 人际沟通 社会影响 如从众等 等 7 二 群体社会心理学 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作用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从众 服从等群体凝聚力群体领导人的地位 作用 领导行为方式大众心理现象 如流行 流言 舆论 经济恐慌 大众骚扰等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 8 三 应用社会心理学 1 三个阶段 兴起阶段霍桑实验利克特的态度量表二战的刺激演进阶段扩展阶段黑人运动 妇女解放 青年运动 9 2 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特点 一是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取向二是明确的价值定位三是注重社会效用四是全方位的视角五是强调现场情景研究六是实践方面的考虑七是触及不同层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 10 3 一

4、些分支 管理心理学人事心理学企业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环境与都市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爱情与婚姻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 11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的三个层次 一般方法论专门方法论具体方法和技术 12 一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 一 心理学方法论原则把注意力放在个体的心理状态 以此为根据判断群体的心理状态 特点和性质个体水平的心理现象 微观层次 如动机 认知 态度 13 二 社会学方法论原则 把社会结构作为根本的着眼点把社会心理现象看作为超个体的构成体 这些社会心理现象不能归结为各个个体的心理状态群众性的心理现象 宏观层次 如流行 流言 舆论 经济恐慌 大众骚扰等将社会学与心理

5、学方法相结合 14 三 比较文化方法论原则 强调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揭示各种文化因素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关系和社会心理差异的文化根源注意点 种族 民族 群体的团结优生学 颅相学 15 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一 变量 指性质 数量上可以变化 操纵或测量的条件 现象或特征 自变量 或叫 独立变量 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 用以确定对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 或叫 非独立变量 被试者在实验中的行为反应 16 例 噪音水平对人的利他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 自变量 高低不同的噪音水平因变量 不同次数的利他行为 17 相关关系 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 即一个变化另一个也随着变化 正相关 负相关

6、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如 因细菌感染而发烧的病人的心跳和呼吸频率的研究 18 二 效度和信度 效度 在测量被测对象时所具有的真确度 也即所测结果必须符合各种测量的目的 内在效度 研究结果反映所要测量的心理差异的程度 减少或消除人为性或无关干扰的程度 外在效度 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 19 实验室研究 内在效度较高 外在效度较低 现场研究 内在效度较低 外在效度较高 20 信度 一个测量所测得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也即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21 三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 观察法1 观察 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 22 2 分类 一般观察法 非参与观察法 在不进行干预的情况下观察

7、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进入被观察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中 成为其中一员 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其活动和表现 公开参与观察法与隐蔽参与观察法费斯汀格的研究 23 3 观察技术的发展 微型摄像机 卫星摄影技术 24 4 注意点 一要连续性观察二要轮换性观察三要隐蔽性观察 25 5 优缺点 优点 现实性缺点 a 难以控制自变量 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观察者效应 因观察者的存在使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影响 c 观察者的主观愿望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结果 26 二 实验法 如 首因效应的实验研究E II EE EI I 27 1 特点 对于所研究的情景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 突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8、的因果关系 尽可能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28 2 实验组和控制组 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 29 3 随机化 实验取样的随机化 以减少实验结果的特殊性和偶然性 30 4 事前检验和事后检验 如 噪音对工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 31 5 分类 a 实验室实验法班杜拉的经典布娃娃实验优点和缺点b 自然实验法 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如温度对于汽车响喇叭的作用特点 人为性比实验室实验法低优点和缺点c 现场实验法 对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 如霍桑实验优点和缺点 32 三 调查法 访问法和问卷法 33 问卷法 社会心理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1 优缺点2 内容 个人资料正式题目 34 3 注意点 a 提问的问

9、题要防止暗示和引起被试的防御如 调查女性对今日妇女地位看法的两道题目b 抽样样本要有代表性如 研究 大学生对职业选择的意见 以大一学生和军事院校大四学生为被试 35 四 个案研究法 1 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2 临床心理学家用的最多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36 3 特点 个案广泛收集个案资料如法律心理学中对犯人的研究兼用多种方法 37 五 跨文化研究法 通过对两种或以上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分析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萨摩亚人的青春期少女研究 38 四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一 偏向问题1 研究者的偏向a 研究者对研究结果的期待会影响被试的表现b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c 克服方法 双盲法实验

10、条件同一化和标准化 39 2 被试者的偏向 要求的特征 对评价的担心被观察者效应解决方法 不暴露被试身份尽量保持实验情景的自然不要求被试合作的前提下测量被试的反应 40 二 伦理问题 1 三个伦理问题 a 个人隐私的侵犯要保密b 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如 紧急时刻的助人行为的研究知情同意事后告知c 实验性痛苦金巴多的监狱实验 犯人 和 看守 41 2 三条原则 a 自愿参加b 风险最小c 风险 获益 42 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答布 Taboo 最早的社会心理现象 43 摩西十诫 第一条 我是耶和华 你的上帝 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除了我之外 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

11、像 第三条 不可妄称耶和华 你上帝的名 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 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 当记念安息日 守为圣日 第五条 当孝敬父母 第六条 不可杀人 第七条 不可奸淫 第八条 不可偷盗 第九条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 仆婢 牛驴 并他一切所有的 44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霍兰德社会哲学 社会经验论 社会分析论 45 一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社会哲学时期 19世纪上半叶以前西欧思辨哲学古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 强调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对斯金纳有深刻影响亚里士多德 强调人的本性的影响对弗洛伊德有深刻影响 46 二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经验论时期

12、 19世纪下半叶到1920年以前 社会经验论描述性的1 哲学 社会学和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2 社会学的影响和心理学的影响 47 3 社会心理学形成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908年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同名教科书 社会心理学 48 4 社会心理学形成的三大理论源泉 a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黑格尔的民族精神冯特的民族心理学b 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塔尔德 黎鹏的群众心理学c 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49 三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1920年以后 社会分析论特征 从描述到实证 从定性到定量 从理论到应用 从宏观到微观 50 一 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的社会

13、促进研究其1924年出版的著作 社会心理学 被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51 二 乔治 米德的社会学传统 把对社会的宏观研究缩小到微观研究 把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 52 三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心理学 文化人类学 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理特征 揭示一定文化因素与某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53 四 近七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第二次世界大战 促进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信仰 偏见 说服 宣传 态度改变 大众传播等的研究 54 二 战后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 戈夫曼与社会大舞台角色理论 戏剧论 55 2 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

14、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阿伦森 不协调是由人的认知与其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造成的 56 3 归因理论的大师们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维纳的原因维度理论罗斯的归因错误与偏差 57 三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1 美国 霸主地位 但上世纪70年代出现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原因有三 a 理论定向问题 长期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 b 研究方法问题 太过于强调实验法 c 社会期待问题 社会的期待较高 但未能满足社会的期待 58 2 欧洲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建立 如社会认同理论 tajfel 59 五 我国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况 第一阶段 1949年之前的初步发展阶段孙本文 张耀翔 费孝通

15、周先庚起步较晚 第二阶段 1949年至1980年左右的停滞和空白阶段第三阶段 1980年以后1982年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成立 60 第四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 精神分析理论 61 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群体心理学 a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假定 精神世界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力比多 由性本能扩展到人对快乐的寻求与满足人格构造 本我 快乐原则 自我 现实原则 超我 道德原则 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 口唇区阶段 肛门区阶段 生殖器阶段 生殖欲阶段 62 b 群体心理学 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中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 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 63 2 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心理学理

16、论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荣格 阿德勒 霍妮 弗洛姆 64 二 符号互动理论 1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a 两个假定b 社会互动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的 如 姿势 既是动作 又是语言 2 自我 主观我与客观我3 客观我形成 一般化的他人 进一步发展到一个社区的共同价值观 态度和规范 4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准备 玩耍 游戏阶段 65 三 社会学习理论 1 主要研究外显行为 2 由新行为主义衍生而来 华生 斯金纳3 操作主义 操作行为是在不具备已知刺激的情景下 有机体对自身需要的刺激自发产生的反应 66 4 对模仿行为的研究 学习包括四种基本元素 内驱力 线索 反应 奖赏例 糖果的获得 67 5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a 他将行为主义的研究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景中的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b 认知因素 如对奖罚的认知 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68 四 社会认知理论 1 主要研究人的主观意识如态度 动机 知觉 偏见 归因等2 两个主要理论来源 格式塔学派 强调知觉的整体性勒温的场论 场包含了主观因素 心理环境和行为 行为是人和当时的环境作用的结果 69 3 海德的平衡结构理论 P O X模型 和费斯汀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