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文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65298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文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文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文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高二生物第一次月考文1.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遵义四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生物(文科)一、单选题1. 用X射线或紫外线处理普通青霉菌获取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A. 诱变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答案】A【解析】用X射线或者紫外线处理青霉菌,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为诱变育种,故选A。2. 诱变育种一般不使用下列哪一项作为诱变因素A. X射线 B. 硫酸二乙酯 C. 亚硝酸 D. 抗生素【答案】D【解析】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X射线能损伤细胞内的DNA,属于物理诱变因子,A正确;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属于化学

2、诱变因子,BC正确;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一般不能作为诱变因子,D错误。3. 神舟七号上搭载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定的物理环境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应激性B. 此育种方法不可能产生新的基因C. 出现的新性状都对人类有益D. 育成生物新品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答案】D【解析】植物幼苗进入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失去了对重力的应激性,但仍具有对其他刺激的应激性,A错误;太空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因而会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太空培育的新品种对人类不一定是有益的,C错误;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3、,是利用失重和宇宙射线诱发基因发生突变,D正确。4. 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答案】C【解析】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A正确;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B正确;由于AABB个体产生的配子是AB,所以后代的基因型中肯定会出现A和B的基因,后代不会有aaBb的个体,C错误;AABBaabbAaBb,所以子代可能会出现AaBb的基因型,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判断后代

4、至少含有一个A和一个B,进而判断后代不可能的基因型。5.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B. 人工诱导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C. 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D. 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答案】B【解析】A.自然条件下突变率很低,低频性;正确。B.人工诱导生物发生的基因突变对生物自身是多害少利的;错误。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等位基因;正确。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属于普遍性;正确。6.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 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 D. 杂交育种【答案】B【解析】诱变育种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使水稻产生

5、抗病基因,A正确;单倍体育种过程:先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加倍,而其本身缺少抗病基因,因此不适宜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B错误;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其它生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C正确;杂交育种能将不同植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上,因此该方法也能用来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D正确。【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7. 应用基因工程育种区别于诱变育种的特点是A. 能够产生新基因B. 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性状C. 操作简便易行D. 不需要对处理对象进行筛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人工实现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是定向的,不能产生新基因;诱

6、变育种能形成新的基因,但变异是不定向的; 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方法与原理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分别是A.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 基因突变、基因分离 D. 基因重组、基因分离【答案】B【解析】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等,其中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故选B。9. 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限制酶 连接酶 解旋酶 还原酶A. B. C. D. 【答案】A 10.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

7、是A. 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白细胞介素 B. 在酵母菌体内获得干扰素C. 在青霉菌体内获得青霉素 D. 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基因工程将白细胞介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白细胞介素,A正确。利用基因工程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干扰素,B正确。青霉菌自身生成青霉素,不需要基因工程技术,C错。利用基因工程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获得白细胞介素,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11. 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

8、异C. 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 器官的反复使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拉马克认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12. 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A. 获得性遗传 B. 用进废退学说C. 自然选择学说 D. 中性学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C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13.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A. 物种是神创的 B. 物种是不变的C.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答案】C【解

9、析】试题分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因此物种不是神创的,A错误;物种是可变的,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正确;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B.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C. 不能很好地解释生物大爆发等现象D. 上述三项都是【答案】D【解析】自然

10、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自然选择学说中生物进化是长期渐变的结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上述三项都是正确的,故选D。15.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A. 表现型 B. 基因型 C. 不利变异的基因 D. 肽链结构【答案】A【解析】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自然选择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对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选择,具有更多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生物更容易在环境中生存下去,而生物的这些特征都是生物表现型的不同方面。16. 新

11、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B. 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C. 产生了生殖隔离 D. 改变了基因频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具有新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是生物进化的标志,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故C正确。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17. 下列哪项属于种群A. 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B. 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 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 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答案】C【解析】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可能包含多个物种,不属于种群,A错误;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可能包含多个物种,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

12、群落,B错误;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属于一个种群,C正确;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不再同一区域,不属于种群,D错误。18.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A. 变异是不定向的 B. 遗传和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C.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由于过度繁殖,各个体间因有限生活资源而进行着生存斗争,又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其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是否有利,通过生存斗争使适者生存,从而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B选项决定着生物进化方

13、向的是自然选择,而不是遗传和变异。故B解释错误。考点:自然选择学说点评:本题较简单,要求学生识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理解达尔文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19. 在一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占14%、80%、6%。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 54%,46 B. 47,53 C. 88,12 D. 47,43【答案】A【解析】已知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4%,aa的个体占6%,Aa占80%。根据公式:群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所有A=AA+1/2Aa=14%+1/280%=54%,a=1-A=1-5

14、4%=46%,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即:群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种群中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20.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按顺序出现的生物类型的几种排列,可能性最大的是A. 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B. 需氧自养、厌氧自养、自养C. 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D. 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答案】D【解析】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那时的原始大气中有CH4、NH3、H2O、H2以及H2S和HCN等多种气体,但没有氧气存在,是一种还

15、原性大气;在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之前,原始海洋里已经汇集了大量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并利用这些有机小分子物质又合成了原始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生命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结构非常原始和简单,不可能具有光合作用的结构,原始海洋中也不存在化能合成作用的条件,所以其同化方式只能是异养型,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其异化方式在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历程中,最初的生命类型是异养厌氧的。后来,当原始生命逐渐进化为原始藻类(如蓝藻)后,原始藻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释放到大气中,生物类型也进化到光能自养型。再往后,由于大量光能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大气中的O2越来越多,合成的有机物也越来越多,就逐渐出现了需氧异养型的生物类型,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时,只要明确了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就很容易找出D为正确选项,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