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练习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2965126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定律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离定律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离定律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离定律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离定律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定律练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0亲本子代雌雄灰白灰白56白灰46灰灰110白白09分离定律练习11.小鼠体色的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A.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2.(2018河北联考)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

2、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在下列情况下:组全部让其自交;组让其所有植株间相互传粉。两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1/9;1/6B.1/6;1/9 C.1/6;5/12D.3/8;1/93.(2018永州模拟)某种一年生自花受粉植物春天萌发,秋天开花。该种植物有高茎与矮茎两种表现型的纯合子,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矮茎对高茎为完全显性,且茎的高矮对繁殖能力没有影响,现该植物的一个种群中,高茎矮茎=31,夏季因大风使4/5的高茎植株死亡,矮茎植株全部存活,则第二年该地区高茎植株大约占总数的 ()A.3/20B.3/8C.5/8D.9/644.已知玉米宽叶(B)对窄叶(

3、b)为显性,且在玉米苗期便能识别。根据生产实践获知,杂交种(Bb)表现为高产,分别比纯显性品种和纯隐性品种的产量高8%、16%。某农场在培育玉米杂交种时,将宽叶玉米和窄叶玉米实行了间行种植,但由于错过了人工授粉的时机,结果导致大面积地块的玉米自然受粉设同株异花受粉(自交)与品种间异株异花受粉(杂交)概率相同。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按照上述栽种方式,两个品种玉米传粉方式共计有3种B.收获的种子的胚基因型及比例约是BBBbbb=121C.假若将上述自然受粉收获的种子用于次年种植,预计收成将比单独种植杂交种减产6%纯合子杂合子WW红色ww纯白色WSWS红条白花WPWP红斑白花W与

4、任一等位基因红色WP与WS、w红斑白花WSw红条白花D.如果希望次年不减产,则在当年进行了自然受粉的地块从窄叶植株上采种,次年播种后,选择宽叶植株栽种5.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WPWS与WSw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A.3种,2111 B.4种,1111 C.2种,11 D.2种,316.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致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黄色老鼠一

5、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 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3/4 D.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出现三种毛色的可能7.已知控制牛的有角(HA)和无角(HB)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公牛体内HA对HB为显性,母牛体内HB对HA为显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和杂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B.多对杂合的有角公牛和杂合的无角母牛杂交,F1中母牛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C.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的有角母牛杂交,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D.纯合有角公牛和纯合的无角母牛杂交

6、,F1中公牛的表现型为有角,母牛的表现型为无角8.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5-14-9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9.秃顶在男性中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左右以后表现出来。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

7、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C.父亲正常、母亲正常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1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A.11/18 B.5/9 C.4/9 D.3/511.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

8、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的Fn中纯合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n1D曲线和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12.某二倍体植物中,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有A1、A2、A3这些等位基因不会形成纯合子。现有一个规模较大、个体随机交配形成的该植物种群,种群内A1、A2、A3基因频率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等位基因A1、A2、A3在同源染色体的位置相同B.该种群两种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子代有三种或四种基因型C.若该种群只进行杂交,子代

9、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D.若该种群只进行自交,子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变13.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 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_;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_(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_ _。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 _。 (1)AABBCCDDEEFFGGHHaaBBCCDDEEFFGGH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的花色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