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5119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综合测试5 必修3 .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人教新课标一轮必修三综合测试5一、选择题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l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五种能源(石油、煤炭、核能、天然气、水电)消费结构图,回答l以下12题。1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图中是指( )Aa B.b C.c D.d2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 D。工业布局不合理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A.地区产业基础的限制B.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C.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D

2、.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时期一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时期一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以下2题。5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栝水期流量减少 B区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6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

3、原因是 ( ) 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裂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城市化面积扩犬,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 B C D图l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7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8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

4、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以下2题。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1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 B C D读下表,完成以下2题。 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11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河渠 B河渠水

5、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12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13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23-24题; 14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骱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

6、 )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晕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15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 )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910题。16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1 ( ) A地势低平,水汽易进入 B地势较高,受地形抬升 C地势较高,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锋面遇地形阻挡,在此停滞17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A降水少,气候干旱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机械化水平高 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1l12题

7、。18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可大面积种植水稻 B该地区发展种植业必须修筑梯田 C。该地区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该地区只能发展林牧业 19该地区河流4、5月也会出现汛期的原因是 ( ) A雨带推移到此地 B气温升高、积雪融化 C春天,冬季风会带来丰浦的雨水 D冰川在春天开始融化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 以下2题。20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烧化石燃料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1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

8、绝A.B.C.D.二、填空题22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10中河流与图11中河流补给的差异是:河流 河流 。与河流域相比,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 。(2)图10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3)分析图10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5)请在图12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图11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9、23下图所反映的是“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四种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2)小麦在_到_波段最容易与其他地物区分开来。(3)遥感技术中运用到的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是_。(4)说出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何运用?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B2C3D4B5A6B7C8D9D10D11B12B 13C14D15A16B17C 18C19B20C21A二、填空题22答案:(1)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优势:光照充足,气温日差较大。(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下沉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5)见右图的箭头23.(1)雪地湿地(2)0.70.9(3)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不停地吸收、发射、反射信息和能量,不同物体在不同环境下其发射、反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4)遥感技术可以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等。- 9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