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2964385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龙溪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发难(nn)诡谲(ju)绿(l)林好汉戎马倥偬(cn)B昭(zho)彰悭(jin)吝怆(chun)然涕下纤(xin)毫毕现C逡(qn)巡戕(qin)害面面相觑(q)不谙(yn)世故D恫(dn)吓挑衅(xn)暴殄(tin)天物时乖命蹇(jin)1.答案 D ( A戎马倥偬(zng) B悭(qin)吝 C不谙(n)世故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B我们

2、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D我们生活在大地上,对于宇航员的辛苦无法感同身受,顶多在飞机下降时略微体验一点失重的感觉。2. 答案B(A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仰慕;比喻对崇高品德的仰慕。句中的用法是望文生义。C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量少。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D“感同身受”意思为“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自感受到”,多用于代替别人表示谢意。(新解: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同亲身经历过一样)B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

3、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这里的用法符合语境。)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3. 答案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

4、改为“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D搭配不当,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组是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迎接朝阳和大海。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时隐时现,游向远方。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A. B. C. D. 4. 答案D 解析:注意语段开头“我爱小池,也爱溪流”以及“清”和“远”的先后顺序,依据前后照应一致的原则和比拟、比喻等修辞进行分析判

5、断,可确定为一个句群,为一个句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诫 子 书 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方今国是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

6、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

7、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勿惮劳,勿恃贵 畏惧 B.反足贻堂上以忧 赠给 c.为贱卒.苦身戳力 竭尽 D.当必

8、亲炙之 熏陶5 答案 B (留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 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 B. 果也除体操外 然犹兢兢也C. 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 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D. 今则去国万里矣 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6. 答案A( A .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B语气词,用在句子中间,表示舒缓语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陈述语气。C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就”。D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表示判断,相当于“就是”)7.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的原因的一组是 (

9、3分) 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 外寇纷来,边境屡失 学校肇开 不与汝之性情相违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 得学问上之益A B C. D7. 答案 A . ( 解析 新式学校开始是在儿子去日本之前,与去日本学武没有关联。总督的儿子不一定要学武。得学问上之益,与学武没有必然联系。)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之洞十分关爱儿子,在儿子离家半月后,就急着写信给儿子,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B.张之洞的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常常捣乱课堂,无心读书,张之洞认为凭他的资质不可能再考取更大的功名。C张之洞认为,即使科举没有废除,儿子最多也只能考中一个秀才,而当时各位

10、前辈 则不认同张之洞的这个看法。D.张之洞告诫儿子,就算将来毕业后,靠父亲的庇护能谋得一官半职,也要好学上进,体察民情,不要放纵自己。8.答案 D ( 解析A信中并没有“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B信中没有写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C信中是说“各位前辈”对新式学校“不以为然”,不是“儿子只能考中秀才”一事。)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9【断句与翻译】10 分答案(1)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

11、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 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分。每错、漏三处扣分,扣完分为止。断为“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亦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答案(2)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3 分。“患”“不已知”各 1 分;大意 1 分。 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 分。“致”“自智自雄”各分;大意 1 分。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江神子 赋梅寄余叔良辛弃疾暗香横路雪垂垂。晚

12、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注是作者在江西带湖赋闲时所作。余叔良,辛弃疾的友人。冷澹:清冷淡泊。 (1)作者笔下的梅花有什么样的特点?(3分)答案 (1)傲雪凌霜,岁末争春,欲开未开,白里透红。 3 分。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2 分;三点 3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从“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澹,有谁知”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态度?(4分)(2)示例一: 作者认为,为人处世不应过于清高淡泊,否则就不能得到别人的赏识。示例二: 作者认为,为人处世应该保持高洁,即

13、使不被别人赏识,也要坚守不变。4 分。意思符合其中一个示例,即可给分。如只解释句意(“我醉后乱语,请梅花不要记恨,过于清冷淡泊,有谁来欣赏?”或“我醉后乱语,请梅花不要记恨,一身的清冷淡泊,却没人知晓。”)给 2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_ _ 。(庄子逍遥游)(2)寄蜉蝣于天地,_ 。 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 _ 。(王羲之兰亭集序)(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_ 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1【名篇名句】(6 分) (1)定乎内外之分,

14、辩乎荣辱之境 (2)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3)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4)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