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文科.pdf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4209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文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文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历史文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文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文科.pdf(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济南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济南一中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学期月考月考 历史历史试题试题 说明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综合题 两部 分 第 卷为第 1 页至第 5 页 第 卷为第 6 页 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第第 卷 单项选择题 卷 单项选择题 共共 3 30 0 题 题 共共 6060 分分 1 学者王国维说 商人兄弟相及 凡一帝之子 无 论 嫡庶长幼皆为未来之储贰 故自开国之初 已无封建之事 这说明商代 A 深受前代禅让制的影响 B 具备了初步的宗法秩序 C 依据才能品德确定储君 D 废分封以强化中央集权 2

2、 春秋前期 列国主要政务官和军队高级长官均由世袭的卿大夫充当 三家分晋以后 贵为列侯者 不令在相位 自将军以上 不为近大夫 卿大夫 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B 血缘和政治相分离 C 官僚制度正在形成 D 专制皇权大大加强 3 西汉初 列侯封地称国 大者数万户 小者五百户 侯国置国相如县令 受命于所在 郡守 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 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 这反映了 A 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 B 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 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 D 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4 明代中叶以后 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已起到丞相的作用 但是有实无名 职权始终不明 朗 清代则明确规定 内阁

3、大学士 掌钧国政 赞诏命 厘宪典 议大礼 赞理机务 表率百僚 这一规定表明清代 A 内阁大学士有实有名 B 内阁已可以参与决策 C 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 D 内阁重要性大大提升 5 钱穆在 国史大纲 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 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 王 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 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 而宰相为政府领袖 君权 相权 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 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 秦 汉 B 隋 唐 C 宋 元 D 明 清 6 公元前 406 年 雅典海军打了一场大胜仗 但是统帅远征军的六位雅典将军被公民大 会宣判死刑 他们被指控不必要地让士兵在残破的小艇中溺亡 一些不怀好意者煽动民 众的情绪

4、导致公民大会违反了数条正当审判必要的程序 最终那六位将军甚至没有机 会陈述辩词而被宣判死刑 后来 雅典人很快对这一判决感到后悔 并对那些欺骗了大 家的人提出控诉 这一故事的出现说明 A 雅典民主缺乏宪政框架支持 B 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 公民大会已被少数贵族控制 D 雅典民主是少数人暴政 7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公民大会的职责是讨论 解决国家重大问题 对议案具有充分的 讨论和决定权 而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召开公民大会和提交议案等 这主要表明 A 权力机构实现了权力制约平衡 B 法律至上原则得到充分贯彻落实 高三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6 页 C 公民大会的权力也不是无限的 D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

5、最高权力机关 8 恩格斯说 在英国 谁都知道 土地贵族和 工业 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 的要求 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 反映这一 要求 的史实是 A 光荣革命 B 1832 年议会改革 C 圈地运动 D 英国宪章运动 9 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对民主深恶痛绝 1787 年宪法签字人和执笔人之一的莫里斯说 我 们见识过民主终结时的喧闹 无论何处 民主都以独裁为归宿 汉密尔顿更是直接指出 民主是一种疾病 这一现象说明 A 民主不代表人类发展方向 B 美国不适合建立民主政体 C 美国人倾向于建立共和政体 D 民主制度必然带来专制独裁 1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

6、规定 而议会对 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 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A 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 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 总统和议会斗争的失败 D 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11 根据 1871 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可知 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 但 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资金的权利 这表明 A 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 德国国家结构形式具有联邦制特征 C 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 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国 12 光绪二十年 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 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 光绪二十五年 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 并加入相

7、关公约 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 A 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 B 放弃了传统的 天朝上国 观念 C 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 D 突破了 中体西用 思想的束缚 13 洪秀全尊奉 皇上帝 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 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 平天国运动初期 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 拆孔庙 查禁孔孟 妖书 而在后期洪秀全 则要求 学尧舜之孝弟忠信 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 为 A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14 1900 年 6 月 21 日 清政府颁布 向各国宣

8、战懿旨 6 月 26 日 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 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 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 保护 长江及苏 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 两不相扰 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 表明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5 1906 年 康有为在 法国革命史论 中认为 法国 欲以中国之政 施之法国 而不 审国势地形之迥异 终致大乱 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 至公至平之理 但须循序渐进 若 未至其时 即赋予民权 便会导致民众 剽悍持权 动辄屠诛杀 人皆不保 康有 为此论意在 A 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

9、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 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 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高三历史试题 第 3 页 共 6 页 16 纵观 19 世纪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的近代化与政治民主的相对滞后形成了较大的 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危机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B 政局动荡阻碍了政治民主化 C 对外战争影响了政治民主进程 D 皇权专制下守旧势力的强大 17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 甲午轶事 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 该漫画反映了 A 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B 甲午战争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C 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 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18 1912 年 8 月 22 日

10、 孙中山在 致宋教仁函 中指出 民国大局 若只从政治方面下 药 必至日弄日纷 每况愈下而已 必先从根本下手 发展物力 使民生充裕 国势不 摇 而政治乃能活动 由此可知孙中山 A 改变了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核心的观念 B 强调民生主义才是建立民主政府的根本 C 认为发展民族经济才是践行民主的根基 D 把解决民生问题提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 19 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 中写道 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 组成的 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 随时可以罢免 法官的虚假的独立性被取消 也 如其他一切公务人员一样 今后均由选举产生 要负责任 并且可以罢免 以下选项能 准确反映题干信息的是 A 巴黎公社是特殊

11、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B 巴黎公社是人民自治的政治模式 C 巴黎公社是未来社会理想政体模式 D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 20 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 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上述 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 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 B 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C 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 D 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 21 1935 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 提出了在湘 鄂 赣三省 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 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 醴陵 衡阳之间 为国防工业

12、之中心 区域 并力谋鄂南 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 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 它 反映了国民政府 A 为围剿红军做准备 B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为防范日军进攻做准备 D 力图消灭各派军阀 22 毛泽东说 关门主义 为渊驱鱼 为丛驱雀 渊 指敌人 鱼 指群众 把 千 千万万 和 浩浩荡荡 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 只博得敌人的喝彩 关门主义实际上是 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 可见 材料反映出中共 A 宣扬敌后抗战 B 主张全民族的抗争 高三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6 页 C 坚持持久抗战 D 建议国共联合抗争 23 学生 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造成促进

13、心理统一 的强大压力 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中国的近代 化 这种 心理统一 和 认同感 促成了 A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土地革命的开展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战略反攻的开始 24 国民党 中央日报 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 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 如人意的地方 但内战之不致发生 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 的签订 D 达成 国内和平协定 25 抗日战争期间 湖北省政府曾发布 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 在农村推行以 减租 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 央 A 放

14、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 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 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 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26 1949 年 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 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们解放军防线 人们解放军 奋起反击 毙伤英军百余人 并要求英 美 法等国武装力量 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 领海 领土 领空 人民解放军这一行动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 另起炉灶 外交政策的确立 27 梅森在 冷战 一书中指出 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 长时期的和平 倒是颇为 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

15、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28 1969 年 西德推出 新东方政策 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 的同时 加强与东方的谅解 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 加强东西德之间的联系 以 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 据此 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 A 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 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 摆脱冷战的影响 D 调和美苏之间的敌对关系 29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后来在 回忆录 中这样表述 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 团已经无可挽回地瓦解了 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

16、持北 京 他在一份口述给基辛格的备忘录中又再次强调 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接纳的时刻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 这说明当时 A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B 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C 西方遏制中国的阵营开始瓦解 D 美国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立场改变 30 陈谦在 当代中美关系 正在改写历史 中认为 冷战最后 20 年间 中美关系达到 了虽然不是盟国 但却超过盟国的程度 用基辛格的话说 中美两国是心照不宣的同盟 当时中美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 A 得益于国际形势的缓和 B 是共同应对苏联威胁的结果 C 消弭了两国的矛盾与冲突 D 促使中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 高三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卷 综合题 共第 卷 综合题 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 分 31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品中正制 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 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 的传统精神的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 把觅取人才的标准 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 围内 这便大错了 唐代针对此弊 改成自由竟选 所谓 怀碟自列 即不需地方长 官察举 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 把进仕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