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二中高一历史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381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剑河二中高一历史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剑河二中高一历史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剑河二中高一历史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剑河二中高一历史期末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剑河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 清朝统治面临崩溃B 保路风潮已被镇压C 武昌起义即将爆发D 革命派的实力强大2.蒋介石在1938年底的一次讲话中特别强调:“以四川为最后根据地,北固陕西,南控湘、黔、贵诸省,稳扎稳打如此,日本则一定多行不义必自毙”。蒋介石的讲话可以反映( )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没有四川,抗战一定失败四川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四川在八年抗战中

2、牺牲了大量壮士A B C D 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B C D 4.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 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B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C 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D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5.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 )A

3、 20 年代初的苏俄B 大革命时期的广州C 国共十年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 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C 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D 按人口和年龄分配土地7.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A 山峦B 海洋C 河流D 土地8.1964年,董必 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提出D 对王明“左”倾错误进行纠正9.荀子儒效中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中央集权B 官僚政治C 家国一体D 君主专制10.“德国虽设议院,但

4、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 浓厚的军事色彩B 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 民主性D 专制独裁性11.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 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 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1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的

5、是( )A 秦始皇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明太祖1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御外侮之旗帜下共同14.“这是一个早就该取得的胜利,这是联合国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站起来高喊:“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出现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盛况,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这描绘的是()A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 联合国承认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C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15.“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6、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台湾光复B 解放海南岛C 香港回归D 澳门回归16.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对材料中蒋经国的态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维护了民族利益B 希望实现国家统一C 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 都成为超级大国B 进行“冷战”对峙C 共同对付法西斯D 军事实力接近18.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

7、理把他亲自组建的外交队伍比喻为“文装解放军”。当时( )A 外交工作主要是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 外交官们享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切待遇C 外交部的职能是为解放军提供外交情报D 解放军在前线清剿敌人残余,外交部在后方发号施令19.在20世纪50年代一次国际会议上,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据此可知,这一会议( )A 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B 缓和了与会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C 提出了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D 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20.从图一和图二中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

8、现的根本原因是( )A 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 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分歧C 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 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21.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B “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C “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D “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2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

9、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 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 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 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 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23.这是一场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卷入这场战争。这也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这场战争是()A 朝鲜战争B 柏林危机C 古巴导弹危机D 越南战争24.以下对当今世界格局的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A 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B 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C 多极化趋势下的“一超多强”D 多极化格局

10、和两极格局并存25.“四月提纲”被称为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是因为它()A 给予俄国人民“和平、土地和面包”B 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 确定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方针D 确定和平过渡的方针26.1953年中共长治市委宣传部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这主要是为了( )A 宣示新中国与旧社会的区别B 进行民主训练实践新民主主义C 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解放妇女建立男女平等新社会27.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

11、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 人民民主原则B 依法治国原则C 国民平等原则D 社会主义原则28.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A 柏林事件B 朝鲜战争C 古巴导弹危机D 越南战争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4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

12、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二秦朝政府的组织结构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2)依据材料二,秦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材料二(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协会组织拟定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材料三巴黎公社颁发了法令,全面摒弃资产

13、阶级政权,建立了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权体系,民主选举出巴黎公社的执政人员,建立了民主监督机制,以监督领导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阶级的利益 以上三则材料均出自冯国超世界通史材料四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二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2)材料三中巴黎公社政权的民主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民主政权得以建立的有利条件。(3)材料三、四中提出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目标有哪些?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什么?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