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2738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武汉钢城四中2020高二历史月考 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北宋僧人契嵩认为,佛教、儒教以及百家都是圣人之教,都引导人向善,只是各教教人为善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有的切近,有的玄远,但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这一说法旨在()A争取更多信徒B促进三教合一 C自由传播佛教D打击儒学百家2 约翰霍布森认为,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理论的形成间接地受到了中国某一传统思想的影响。这里的“中国某一传统思想指的是()A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 B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冶思想 D墨家的节俭苦行思想3 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

2、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A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D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4 春秋战国时期,某家学说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认为远古必不如当今,古代的政治制度必不如当今的政治制度。该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5 韩非子认为人类利益的需要尤其是私利乃是推动历史转变的原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的历史观()A正确阐述了历史发展变化的根源B体现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C有利于民众摆脱儒家思想的東缚D揭示了道德败坏任

3、性堕落的现实6 英国科技学者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汉朝人伪造日食记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 B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C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D天与人相感应的结果7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认为“天子势位至尊”,韩非子把君主作为“人主”,董仲舒提出“唯天子受命与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据此可知,董仲舒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区别是()A神化皇权 B限制皇权 C独尊儒术 D强化皇权8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导致这种变化

4、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B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推行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9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A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B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C谥号具有舆论监督作用D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10宋明理学的出现,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上主体地位。儒、释、道的分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由此可见,宋明理学()A使中国思想发展到成熟时期B极大地

5、推动传统儒学的发展C涵盖了儒、释、道三派思想D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体11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12唐太宗曾组织一批名儒诠释儒家经典,撰成五经正义颁行天下,唐朝科举制始终以儒家典籍为主,官方学校都是学习儒学。这反映唐朝()A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 B三教合一趋势加强C儒学还保持官学地位 D儒学保持独尊地位13宋明时期家具的设

6、计开始从隋唐的张扬壮美,逐步走向内敛简约,严谨优美,追求秩序和法度,追求家具的使用功能和美感。这折射出宋明时期()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受经世致用观念影响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理学思想趋向社会化14钱学森、袁隆平、南仁东(天眼设计者)、林鸣(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等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科技偶像。从他们身上反映出()A“先理后物,内心反省”的探究方法 B“空谈心性,明心见性”的学术风格C“注重义理,西学东渐”的研学思想 D“经世致用,实干兴邦”的务实作风15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自以为是,却一无所知,而“匠人诚然对自己的专业十分精通,但他们与政治家们一样自以为知道那些其实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这表明

7、苏格拉底()A重视理性思想B追求道德自觉C肯定自然科学D否定直接民主16苏格拉底在雅典法庭受审时曾对同胞大声疾呼:“雅典人啊!?我尊敬你们,热爱你们。我要教诲和劝勉我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这说明苏格拉底()A强调道德和教育的价值B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C提倡应该理论联系实际D颂扬格物致知的意义17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18“在文艺复兴时期

8、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C以圣神主义为文艺核心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19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普遍使用制作繁琐、绕颈而立的拉夫领。且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显威武、雄伟的特征;而女性服装上身用紧身胸衣,下部穿有宽大裙撑的裙子,突现人体曲线美。这反映了当时()A人文主义对服饰的影响B倡导个性自由解放C复兴古希腊和罗马文化D女性地位不断提高2015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和消费热湖。教堂、公共建筑内装饰着宗

9、教画和雕塑,私人住宅悬挂着个人或宗族肖像和小型人物雕像。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向艺术家吉尔伯蒂订制的一件法冠耗资38万弗洛林。这一现象()A表明资产阶级热衷于艺术品投资B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说明意大利进入新古典主义时期D导致了社会奢侈风气盛行21伏尓泰曾说中国“文人的信仰(儒学)令人赞叹,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四千年来,他们始终把最简单的信仰视为最佳信仰。”以下对伏尓泰推崇儒学说法正确的是()A启蒙思想与儒学一脉相承B通过宣扬儒学构筑平等社会C借助儒学批判基督教神学D中法交流频繁促进文化融合22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

10、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论体现了()A自由平等,主权在民B自由平等,三权分立C天赋人权,个人自由D主权在民,联邦共和23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契约是人民之间一种相互结合的行动,也是人民自由协议的结果在由契约结成的国家里,由于国家体现了全体公民的共同意志,因此人民当然拥有国家的主权。这一言论()A科学的分析了国家产生的原因B有力的批判了“君权神授”理论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为全人类描绘了美好政治蓝图24康德主张“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卢梭却认为“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这表明()A康德比卢梭更倾向于理性B矛盾无处不在C卢梭认为理性主义已

11、经过时D人文精神丰富多彩二、材料阅读25 “轴心时代”主要指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这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古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

12、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三 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优异的精神成就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莎士比亚、伦勃朗、歌德、斯宾诺莎、康德、巴哈、莫扎特等为代表使科学技术相形见绌,与2500年前的轴心期平分秋色。在这较晚的世纪里,我们是否将看到又一个轴心期?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1)据材料一

1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和孔子在思想原则方面“相通的地方”。(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文主义和古希腊人文主义的不同点。(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时期欧洲取得“优异的精神成就”的原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青年时,毛泽东受儒家“德政”思想深刻影响,他常以“以天下万事为身,而以一身一家为腕。惟其爱天下万事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鞭策自己;他信奉儒家忠恕之道,宽以待人,同情劳动人民。但他批判地改造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以唯物史观和辩证分析方法,多次批判儒家所谓“德政”即“仁政、仁者爱人”的说教。毛泽东说:“必是仁于统治者一阶级而不仁于大众的”。 儒家思想的精华与糟粕 问题:根据材料请自拟一个论题,利用中国历史上的相关史事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论题简洁、观点正确、要点清晰、论证合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義(1610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要限制君权,首先得明辨君臣之间的关系。“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都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