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1341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科学性的探索摘 要: 声乐教学中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那些经多年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的方法,而且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仍在普遍使用,并贯穿于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具有一定规律性,我们称之为“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成为判断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是否客观的一个重要标准。科

2、学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恰当的、有效的,而不是僵化的、固定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所选择和使用的经济有效的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体现教师的因材施教,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1.示范和模仿示范和模仿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以前学生学戏都是师傅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音准、节奏、声腔、韵味、咬字、念白等主要靠示范和模仿,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1)正确的示范。声乐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必须保证是正确的,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可大声也可小声,放开音量做示范有一定的冒险性,必须保证自己的声音是对的。有的声乐教师,特别喜欢给学生做示范,每次都努力地大声唱,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比学生唱得还要多,然而可悲的是他自己的唱法存在很大的问题,到头来学生不但没有学到好的歌唱方法,反而把他的毛病都学会了。到最后学生的声音没有得到提高,学生很苦恼,他也觉得自己非常努力,怎么没有起色呢?由于他经常放声做示范,作为初学者的学生自身欣赏鉴别能力不高,错误地认为教师的示范是好的,就会模仿教师的声音效果,是教师的示范误导了学生。在每年的声乐考试中我们不难发现,同一个声乐教师所教的学生,不管是歌唱声音还是歌唱感觉,听起来都很像这个教师。这种现象要分两方面来看:一是教师本身的歌唱是好的,学生确实学到了好的歌唱方法,越来越接近教师的声音和感觉,这样的示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学

4、生没有学会教师歌唱好的一面,反而把教师的歌唱缺点全给学走了。因此,声乐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做到适度、合理、准确。(2)准确的模仿。这里说模仿教学是指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客观地看到和听到自己错误的状态和声音,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使学生清楚自己的问题之所在,然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状态和声音效果予以纠正,这样能够使学生准确地区分正确和错误的不同,增强对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效果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歌唱要领。这种教学方法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适度。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时,不要随意夸张、过分渲染,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其次要有正确的思想。要从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的良好愿望出发,不可带有任何讽刺和鄙夷的

5、感情色彩,不然就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还会破坏师生间的信任。2.对比教学学生学习声乐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打破原来的歌唱习惯,形成新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每一句、每一个字、这一句和那一句之间就需要运用对比手法,要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听觉,以及自己的内在感觉区分歌唱时的状态、音色及方法的对与错。这种对比教学有益之处在于提高学生对声音的分辨力,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客观、全面地看问题。(1)自己和自己对比。让学生对比自己所唱的基本正确的和基本错误的之间的区别,然后记住基本正确的声音和发声器

6、管的运动感觉,通过多次重复正确的方法,再去比较以前错误的方法,进而加深印象。(2)自己和别人对比。除了比较自己的声音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辨其他学生演唱的优缺点,然后和自己的演唱对比,从中吸收别人好的方面,进而更清楚地分辨别人错误的地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不同歌唱家之间的对比。在欣赏歌唱家演出或者听音乐会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不同歌唱家的唱法、声音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歌唱家演绎的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感觉、不同处理、不同风格作以比较和对比,分析他们每个人的优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觉和艺术分辨力,以及鉴赏能力。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审美和技术上的比较鉴别能力,只有这样学

7、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循序渐进,逐渐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掌握好的歌唱方法。3.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之中,各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和对事物存在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有一种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矛盾就称为主要矛盾。有一种矛盾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种矛盾就称为次要矛盾”2。歌唱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环境的等若干因素都在干扰着正常的歌唱活动,在这些因素中要分清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事物的关键,“牵牛要牵牛鼻子”。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抓住

8、学生歌唱问题的主要矛盾非常关键。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影响歌唱的要素很多,而且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两个,即使同一问题也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要抓住其中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来解决,其他次要的问题随着主要问题的解决逐渐会得到解决的,不能同时把很多问题都摆出来,那样就会让学生觉得头不是头、脚不是脚,一无是处、手足无措。教师在某一个阶段要抓住其中一点中心问题,经常强调,使学生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该点上。但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密切注意与这一中心问题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状况,只要是不影响中心问题的因素就先不去改变它,有的需要顺势调整的,要用隐蔽的手法悄悄进行,不至于使学生分心。比如在解决学生声

9、音散、声带闭合不紧、漏气问题时,不要同时要求学生解决“打开”、“集中”等问题。学生喉头上提时,不要同时要求他做到声音集中和控制音量的强弱,要把注意力放在喉咙的打开和呼吸的方式上。有些时候一个主要矛盾的解决不是一次性能够完成的,需要绕着走。就好像我们爬山一样,不可能直线往上爬,绕着圈子才能到达山顶。因此,在解决学生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很棘手的问题不要急于一下子就解决,可以先放一放,或者尝试用更灵活的办法予以解决。 4.艺术的语言在声乐教学中有两种教学语言,“一种是科学的叙述真实情况的语言;另一种是形容性、诱导性和比喻性的语言,我们称为第二语言”3。声乐教师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

10、理解得更充分,还能促进学生记忆,特别是在讲到一些歌唱的感觉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形象的比喻往往使学生更容易体会,找到歌唱的感觉。比如教师经常讲“歌唱时就像放风筝,风筝就是声音,风筝线就是气息,想让风筝飞得高,线就得放得长,手里的线就要拉得紧些,这种紧是相对的,有弹性的。”多么形象的比喻,很快就能够让学生理解声音和气息的关系。学生唱歌的声音有些“白”,太单薄,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把声音唱给你后面的听众,学生就会立即明白自己的声音太靠前了,要适当进行调整。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的比喻,却蕴涵着大道理,它是教师在充分掌握了歌唱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深入浅出,化难

11、为易,使本来貌似“神秘的”歌唱变得清晰、容易了。5.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在声乐课上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应让学生觉得上声乐课是一种享受,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陶冶高尚的情操。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更容易找到歌唱感觉,激发歌唱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懒散沉闷、师生间缺乏交流甚至严重对立的课堂气氛则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习兴趣,严重的还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首先教师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当一个人情绪好时,天是蓝的,水

12、是绿的,花是红的,小鸟是可爱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由于个人私事教师情绪不佳,心情烦躁,一旦听到学生稍有不对就会批评、嘲弄或者不理不睬,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再唱时就会战战兢兢,唯恐再出错。如果学生每次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慢慢地就会对声乐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心平气和;然后还要善于调节学生情绪,创造和谐氛围。学生情绪不佳时,教师要认真观察、询问,精神上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耐心开导,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关心他。学生唱时教师要细心地听,认真分析他存在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慢慢地使学生从情绪不佳的境地解放出来,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声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保证了声乐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李秉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P183.2金炳华,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P812.3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P3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