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61253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中考物理专项测试题1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 学 测 试 题 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24分)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中学生的握力约为3000N2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是A铁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小孩子的座位3、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列举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B.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所受的摩擦力C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 D. 球所受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4. 下列措施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

2、是A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气垫船利用气体将船和水面分离C旱冰鞋底装有滚轮 D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5. 如图是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6.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载重量大的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 房屋建在承受面积更大的地基上A. B. C. D.7.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10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

3、全部流出 ;D以上答案都不对。8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两船将A向中间靠拢B静止不动C向两侧分开D向同侧偏移9.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10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D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11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

4、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A . P甲 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2如图所示,斜面长4m,高2m。质量为50kg的小明站在斜面顶端,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75N的拉力将100N重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g=10N/kg,那么A小明对物体做的总功为1300J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C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75ND物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为25N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第13至15小题每题2分,第16至17题每小题4分,共14分)13.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

5、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14通过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相信你又认识了一些科学家吧,其中对你影响最深的科学家是 ,他的主要贡献是 。15.今年5月l2日是汶川地震纪念日,也是我国第一个防灾减灾日。珍爱生命,远离灾难是永恒的话题。当今社会,汽车作为最普通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发挥着日益重大的作用,但各种交通伤害事故也频频发生,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请你为司机或乘客提条安全建议,并给出理由。建议: 理由:B煤油小球A水16如下面左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为_ _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 _N.

6、17如上面右图所示,A、B是分别盛有适量的煤油和水的相同容器,底面积均为100cm2,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实心小球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排开煤油和水的体积分别为20cm3和18cm3。 则小球的密度为 kg/m3;小球静止在B容器中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了 Pa(小球放入容器中时均无液体溢出,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三、作图与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第18小题4分,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7分,共22分)18. 根据以下要求作图:(1)画出下面左图“奥运福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2)如上面右图所示的人前臂可以看成杠杆,图中O为支点,当肱二头肌将重

7、力为40N的铅球托起时,画出人的手臂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和阻力臂L2。19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1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m(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s(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m/s20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l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所示;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

8、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 (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_kgm3;(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 _ _(填字母序号)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2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

9、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点钩码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A点1.50.100.70.3071.42B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第22题6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共20分)22一个空心铜球质量为445 g,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为545

10、 g。(1)求这个空心铜球的总体积 ?(2)若在铜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kg,求注入液体的密度?(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23浙江省2020年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硬棒(质量可忽略不计)、细线、若干已知重力的物体、刻度尺等器材来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在C处挂一待测物体B,当重为8牛的物体A挂在D处时,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用刻度尺测得OC为6厘米,OD为18厘米。(1)此时物体B的重力是多少牛?(2)保持O点位置和物体A的重力不变,在C处挂上不同重力的物体,移动物体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分别在OE上标出相应的重力值所对应的刻度,就制成了一根能直接读出

11、待测物体重力的杠杆。问该杠杆的刻度是否均匀?请说明理由。24某型号挖掘机的实物图(甲) 和作业范围图(乙)以及部分相关数据表,如下图所示。挖掘机在4s内将装满铲斗的密度为1.6l03kgm3的泥土,从最大挖掘深度处送到位于最大卸料高度的装载车上。 取g=10Nkg,求:项 目数值整机质量(kg)5000标准斗容(m3)0.5A最大挖掘深度(m)3B最大卸料高度(m)5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m2)4甲乙AB(1)挖掘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不工作时(如图甲),对地面的压强。(2)铲斗内泥土的质量。(3)移送泥土的过程中,挖掘机对泥土所做的功。(4)移送泥土的过程中,发动机的总功率是40kW,此过程

12、挖掘机的机械效率。力学测试题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DDABAADBAD二、填空题13. 相互 形变14. 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15. 建议:小轿车司机(或前排乘客)应系安全带 理由:防止紧急刹车时因惯性造成伤害建议:不超载,不超速 理由:质量大,惯性大,速度大,动能大,易造成交通事故建议:乘坐公汽应抓紧扶手 理由:防变速变向时,由于惯性而倾倒建议:雨雪天减速慢行 理由:因为摩擦力减小,不易刹车建议:夜间开车,车内不开灯 理由:开灯时,车内物体在前方玻璃上成像,影响司机看清路障16 20 1017 0.9103 18三、作图与实验题18 (1) (2)19(1) 0.6000 (1分) (2) 20 (1分)(3) s/t (1分) 0.9 (1分)20(1) C B A ; (2分) (2) 7.75103 (2分)(3) B D (2分,选对一个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21(1) 0.5 (1分) 66.7 (2分)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分)(2) 不能 (1分)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1分)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1分)四、综合应用题(第23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