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60903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前 言为深入贯彻落实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快发展东北地区旅游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1号)和国家相关规划,编制本规划。本规划重在确立东北地区旅游业在新时期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区域旅游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推动旅游业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规划范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总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0

2、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一、面临的形势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作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重要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正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从现在起到2015年,是我国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旅游业更深程度融入全球化发展格局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推进,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全国旅游业增加值预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旅游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10%以上。宏观经济形势为东北地区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东北地区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丰富,东北几乎囊括了8大类、33个亚类和155种

3、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全部,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大工业、大农业旅游资源在全国独具特色;生态环境优越,东北地域辽阔,跨越环渤海和北部极地区,生态类型多样,环境质量良好,具备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的极佳条件;区位优势明显,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核心,与俄罗斯、朝鲜、蒙古、韩国、日本等毗邻,是连接东北亚与欧洲的重要通道,边境口岸和城市众多,界江界河魅力独特,跨境旅游和边境风光游潜力巨大;文化特色鲜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同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在近现代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东北地区旅游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东

4、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旅游总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辽吉黑三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755.3亿元,入境旅游人数504.6万人,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6.1亿美元,较2004年分别增长174%,136%,160%。旅游资源进入深度开发阶段,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生态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红色旅游、工农业等专项旅游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旅游业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东北旅游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旅游品牌效应不明显,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商业

5、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经营管理比较粗放,区域旅游合作不密切,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对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规划加以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培育优势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推进重点城市、轴线和节点建设,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旅游一体化进程。着力提高旅游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产业地位,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旅游业又

6、好又快发展。(二)发展策略创新驱动。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旅游业的市场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创新旅游产品,促进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产业优势转化;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市场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集中突破。集中力量开发优势资源,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突破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制约瓶颈,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东北特色旅游品牌。协同发展。加强各省市间在旅游资源开发、产品体系建设、市场营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促进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与旅游、文化与旅游、旅游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独特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将旅游业打造

7、成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接续和替代产业,推动其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冰雪休闲度假、中温带生态旅游区,东北亚著名的历史文化、商务会展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文化旅游胜地,形成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产业,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兴支柱产业。到2015年,东北地区旅游业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旅游产

8、品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优秀旅游城市和重点景区品质,建设4个国际一流的冰雪旅游休闲目的地,塑造10大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边境旅游、文化旅游、滨海旅游、专项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的大众旅游需求。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更加协调。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中心城市为枢纽,构建旅游区合理分工、旅游轴以线串珠、旅游要素有效组合的空间组织结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重点景区接待能力显著提高,旅游服务中心规模和覆盖面不断扩大,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旅游业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区域旅游合

9、作进一步加强,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基本形成。表1 东北地区旅游发展主要指标经济指标2008年 2015年年均增长率旅游总收入(亿元)3422.6856014%旅游总人数(亿人次)3.5813%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659.3137011%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30.97012%注:2008年数据来源于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五盟市的统计公报。三、旅游产品体系以大众旅游为重点,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为目标,遵循突出优势资源、体现季节互补、建设旅游精品的原则,构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打造若干个东北特色旅游品牌。(一)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产品结合地域特色,实现错位有序发展,按照国际

10、标准规划开发冰雪旅游产品。完善促进滑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实施全民滑雪计划,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点发展滑雪旅游优势地区,优先提升重点滑雪场层次水平,着力拓展景区冰雪以外的功能体系。突出冰雪城市形象设计,将冰雪旅游项目与城镇建设相融合,加强地域旅游功能建设。提高东北地区冰雪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冰雪休闲度假目的地。哈尔滨冰雪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冰灯、冰雕、雪雕等冰雪文化旅游精品,进一步丰富“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内涵,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打造以亚布力滑雪度假区为主的滑雪旅游度假景区体系,发挥其竞技和旅游功能,巩固在国内滑雪市场的龙头地位,不断扩大在

11、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长春吉林市冰雪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完善北大湖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冰雪运动基地规模、提升层次,发展与自然风光结合的冰雪观光项目。多措并举,提高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的国际知名度,发展面向普通游客和市民的冰雪休闲旅游产品。依托莲花山竞技滑雪场,开发面向专业人士和高端游客的冰雪运动产品。长白山冰雪休闲竞技旅游目的地。扩大野雪滑雪体验与观光的影响力,结合温泉休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将长白山打造成“亚洲的阿尔卑斯山”。阿尔山柴河新兴滑雪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草原、林海、雪山、天池和温泉共存的优势,发展滑雪度假、温泉养生和专项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旅游目的地。都市休闲型滑雪产品

12、集群。在城市及周边公园内发展附属游乐滑雪项目,培育发展都市休闲产业。景区依附型滑雪产品集群。依托景区各种特色风景,发展与都市休闲型滑雪产品相错位的旅游形式。(二)塑造国内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着力发展以大草原、大森林、大湿地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产品,打造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三大草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辽东山地三大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江、松嫩、辽河下游三大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培育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国鹤乡、林海雪原、北大荒、五大连池、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辽东山水、盘锦湿地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围绕上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一批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

13、。专栏1 十大生态旅游品牌建设重点(1)长白山:发展山岳型森林生态观光、避暑度假、温泉康疗、动植物科考旅游产品,打造成集生态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和佛教文化游五位一体的国际山岳观光度假胜地。重点建设以长白山天池为代表的旅游景区群、边境风情旅游区和敦化金鼎大佛等佛教文化旅游区。打造长白山旅游基地延吉、白山和敦化市。(2)大小兴安岭:发展生态观光、森林养生、避暑度假、动植物科考旅游产品,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区。打造神州北极漠河,天然森林氧吧伊春,新兴森林生态旅游城市阿尔山、扎兰屯、牙克石、根河、额尔古纳、加格达奇和鄂伦春自治旗。(3)北国鹤乡:发展

14、湿地观光、国际观鸟、生态科考、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强扎龙、向海和莫莫格3个世界A级湿地旅游景区建设。打造特色鹤乡之城齐齐哈尔和白城市。(4)林海雪原:发展生态观光度假旅游产品,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历史遗迹旅游产品、边境体验旅游产品等。以文化为依托开展体验式旅游,同时注意串联“雪、虎、山”开展户外生态旅游。重点开发北国雪乡、镜泊湖、渤海国文化遗址等旅游景区。建设林海雪原原型城市牡丹江市。(5)北大荒:重点开发大农业观光旅游,挖掘知青文化,建设风情浓郁旅游农庄,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建设中国独一无二的现代大农业生态旅游区。(6)五大连池:深度挖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

15、护区”和“世界三大冷泉”的旅游价值,发展生态观光、养生保健、火山地质科考等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打造地质奇观、养生胜地五大连池市。(7)呼伦贝尔草原:结合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发展草原避暑度假旅游产品,深度挖掘少数民族民俗资源,配合呼伦贝尔特有的民族节庆活动,发展草原农家乐、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与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共同组成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8)锡林郭勒草原: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附近的地质奇观、丰富的历史人文遗迹,发展草原观光科考,草原度假等旅游产品。打造草原避暑之城锡林浩特。(9)辽东山水:注重区域文化挖掘,加强山水生态保护建设,构建风情浓郁旅游城镇体系。重点开发建设凤凰山、鸭绿江、五龙山、本溪水洞、铁刹山、关门山、抗美援朝纪念馆、高句丽遗址等自然人文旅游景区。强化辽东山水旅游两大基地丹东和本溪市。(10)盘锦湿地:开发生态科考,包括鸟类科考、观赏旅游和鸟类知识科普旅游;探秘探险旅游,包括苇海探险、红海滩探险等;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包括苇海、鸟类、红海滩休闲观光等。着力提升被誉为亚洲最大苇田和天下奇观“红海滩”的知名度,加强与文化旅游资源、内陆旅游资源的联合开发,丰富生态旅游内涵,建设独具魅力的滨海生态旅游城市盘锦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