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60882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11月山东平邑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世界大陆自然植被水平地域分布示意图(部分),回答12题。1a地所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

2、林带2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可能原因是 A受地形起伏影响 B受沿岸寒流影响C受海陆分布影响 D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图为全球海洋和各大洋表面在南北方向上的热量输送(向北输送为正,向南输送为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M大洋在南北方向上热量输送的正确叙述是A从赤道向两极地区输送 B从赤道向南极地区输送C自北极地区向南极输送 D自南极地区向北输送4图中表示印度洋在南北方向上热量输送的曲线是 AH BM CQ D图中没有显示读下图,回答56题。5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正确完成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动物 绿色植物 O2 CO2 B动物 绿色植物 CO2 O2C绿

3、色植物 动物 CO2 O2 D绿色植物 动物 O2 CO26此图可以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 B C D下图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简略示意图,回答78题。7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 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8X时期社会刚处在 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 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 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对于人口系统来说,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

4、,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同向(正性)变化,用“十 ”表示;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负性)变化趋势,用“一 ”表示。结合人口简化模型,回答910题。9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正因果反馈回路)的是Ad a d Bd c b a d Cd e d Dd c f e d10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增大 B耕地面积扩大C出生率在增高 D死亡率在降低读下面“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组”,完成11-12题。1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12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

5、快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某国1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养活20人。据此完成13-14题。13理论上该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可达到 A35% B55%C65% D95%14下列现象在该国表现明显的是 A城市化进程加快B特大城市数量增加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近年来,山东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据右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大棚中生产的蔬菜的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小16近些年山东蔬菜基地的蔬菜销售量和销售范围都在扩大,原因是 ()A该蔬菜基地的蔬菜质量好 B该

6、蔬菜基地的蔬菜品种多C该蔬菜基地生产蔬菜的自然条件优越 D交通运输及保鲜、冷藏条件的改善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1718题。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17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18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读下图,回答1920题。19根据右图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

7、在 A点 B点 C点 D点20适宜在K点布局的企业是A钢铁厂 B自来水厂 C印染厂 D造纸厂右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2122题。21导致图中A地近10年平均气温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城市的快速发展 B第三产业的发展C农业生产的发展 D全球气候变化22若该地工业布局合理,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区最可能位于西南部 B工业区最可能位于东北部C盛行风向最可能是东北风 D盛行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232006年中国海洋船舶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等产值较2005年增长均超过17%。中国沿海港口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前二

8、十位的国际港口中,中国沿海港口已占近一半的席位。与中国沿海港口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联系不密切的是: A人口的迅速增长 B城市综合实力增强C经济的迅速发展 D交通条件的改善读下表,回答24题国家或地区耕地总面积(千公顷)复种指数(%)谷物单季产量(吨/公顷)美国176950545.8加拿大45560533.1澳大利亚51885351.9俄罗斯1260008401.2日本3765576.0泰国51089772.5印度297319872.3印尼1811571103.9中国954671644.5世界1379680623.224下列关于表中复种指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种指数低于60%的国家是因为其耕地所

9、在纬度位置较高 B复种指数高于80%的国家都有热带季风气候 C澳大利亚复种指数低与其农业经济结构有直接的关系 D复种指数高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25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了30,有85亿人口饿肚子,导致世界粮食库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A生物制油、生物制药、粮食酿酒等耗费粮食增多 B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粮食消费猛增 C施用化肥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D施用农药减少,病虫害严重,粮食减产26读亚太地区几类物资运输方向略图,图中代表某大宗农产品的运输方向。有关输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现代农业阶段,农业技术水平高 B国内市场广大 C地狭人稠,农产品商品率高 D注重水利发展,灌溉水源不足27读某

10、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美国“硅谷”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中部工业区 北京中关村 A B C D28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2931题。29.图中、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

11、三产业、第二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30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31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233题。32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33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

12、展立体农业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下图,回答3435题。34.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35.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 C D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4),回答3637题。36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A aB bCc Dd37图中有四座小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