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60595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陈集镇中学中考物理 第九章 压强复习导学案(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强拟使用时间:下周 班级 小组 姓名:教师寄语: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复习目标:1、知道压力的概念、方向,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关系2、理解压强概念,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会计算压强的大小,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相关实例。(重点)3、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了解液体压强应用的实例,知道连通器的特点及生活中连通器的实例,知道帕斯卡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能用帕斯卡定律解决简单计算。(难点)4、知道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例,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了解液体沸点和气压的关系。(重点)复习导航:生复习课本

2、第九章,解决以下问题,并把答案写在导学案上。1.压力的定义: 。方向 。大小:水平放在水平面的的物体,不受其他力时,F G。2.压强的定义: 。用压强描述压力的 。公式: 。单位: ,简称 ,用 表示。3指出以下实例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1)钉尖做的很尖;(2)书包带做的较宽;(3)把铁轨铺在枕木上;(4)把刀刃磨的锋利些;(5)载重货车后面使用双轮胎;(6)墙的地基打的很宽4.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 。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同一深度,液体 越大,压强越大。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公式表明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6.连通器的

3、特点: 。帕斯卡定律的内容: 。公式: 。7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精确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 。标准大气压p0= mmHg= Pa.8.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待解决的问题:发现的新问题:一、【认定目标】生读出。二、【自主探究】(一)先组内交流预习导航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的问题在班内讨论交流。(二)题组训练:(10分钟独立完成,组内核对答案,一小组公布答案,有争议的交流,释疑)B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力一定越大B.压力越大,对受力面的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一定越大B2、下

4、列事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铁轨铺在枕木上 B.拖拉机加上履带 C.华表下的基座 D.刀刃磨得锋利B3、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C4、如图1所示,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三个高度相同、底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A、PB、PC.则: A. PAPBPC B. PAPBPC C. PAPBPC D.无法确定B5、如2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

5、面的压力F1、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A、F不变,P不变 B、F不变,P变大C、F变小,P变小 D、F变大,P变大C6、试管内装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比较P1、P2的大小,则:A P1P2 B P1=P2 C P1P2 D 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B7、如图14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 )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D打开阀门K

6、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A8、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三、【精讲点播】师生总结归纳本章知识。四、【达标测评】(15分钟独立完成,老师公布答案,生自评)一,填空题:A1、压强是反映_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_上受到的_叫做压强。B2,水平桌面的面积为1平方米,上面放着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为0.1平方米,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_牛,对桌面的压强是_帕。A3.船闸和锅炉水位计等_相连的装置,都属于_。A4,液体的压强随_ 而增

7、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_有关系。A5,最早测出大气压大小的著名实验是_实验。1 标准大气压等于_帕,相当于_ 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A6,大气压随着_的增加而减少;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少时_,气压增大时_ 。B7,如图 ,在水平方向用50牛的力,将一个重3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的黑板上,木块与黑板间的接触面积为0.01米2,则黑板受到的压力为_牛,压强是_帕。B8,抽水机是利用_来工作的,在标准大压强下,抽水机能把水抽到的最大高度约是_ 米。B9,斧头要经常磨,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增大_;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上而铺到枕木上,这样可以_压强。B10,潜

8、到海面下30米的潜水员,受到的海水压强是_牛顿/米2,约等于_标准大气压(海水的密度是1.03 103千克/米3)A11、历史上著名的_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历史上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_实验。C12、如图16所示,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酱油、水和豆油,则它们对瓶底的压强_ (填“相等”、“不相等”)B13、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米的峨嵋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造成之说,实际上,这是由于高山上的_较低,导致水的沸点_的缘故。B1 4、一个重量为68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

9、70厘米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Pa,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Pa。(g=10N/kg)二、选择题:B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下面哪种说法一定可以增大压强?:( )A,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B, 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C,同时增大它们之间的压力和受力面积;D, 同时减小它们之间的压力和受力面积。B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层越薄,大气压越小;B,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是固定不变的;B, 大气压是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D, 高山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B3,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B, 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10、质量大小有关;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跟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D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一特点跟液体的流动性有关。C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容器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则液体对三容器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A, 甲的最大;B, 乙的最大;C, 丙的最大;D, 一样大。B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实验。B, 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C, 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D, 大气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B6,用塑料胶管吸瓶子中的饮料,当饮料沿胶管上升时:( )A, 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小于外面的大气压;B, 口中的空

11、气压强一定大于外面的大气压;C, 口中的空气压强一定等于外面的大气压;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C7,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如下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充满水; B, 没有水;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D,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B8,一台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是3 104帕,它表示地面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 )A,压力是3 104牛;B, 压力是3 104帕;C压强是3 104帕;D, 重力是3 104帕;B9,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毫米,然后再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 槽里水银面上升10

12、毫米,则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A, 770毫米;B, 765毫米;C, 760毫米;D,750毫米。B10,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C,玻璃管太粗;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B三,实验题: 在做“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将下列各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前面的代号排列好:_。A、将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位置,改变膜的方向(向上、向下、向侧),看各方向的压强是否相同;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内两液面是否存在高度差,从而判断水和内部是否存在压强。 C,改变金属盒的深度,看压强是否随深度的

13、增大而增大。 D,换上盐水,重做上述实验。结果又如何? E,将金属盒在同一深度移动,看各点的压强是否相等。四,计算题:C 1,滑雪板长2米、宽10厘米,当质量为60千克的人用它滑雪时,求雪地受到的压力和压强。(设每块滑雪板的质量为1千克,取 g=10牛/千克)C1.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厘米2的容器装入10千克的水,水的深度为30厘米,求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g =10牛/千克)五、【拓展提高】先3分钟独立完成,再组内讨论交流质疑的问题D如图23,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深度为12cm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2的水平桌面中央。(g取10N/kg)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