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60495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doc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新的认识水平上走向分配公正从公务员工资制度入手,次第展开的分配制度改革,意味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力度”的精神,从认识层面落实为实际政策,数千万公务员将率先从手里的工资单切实感受到这次利益关系调整。公务员工资改革固然重要,而逐渐清晰起来的收入分配改革“路线图”更引人注目。据相关人士透露,“路线图”除了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之外,还包括建立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从透露出来的内容看,这个“线路图”涵盖了初次分配、二次分配和对分配秩序的规范整顿三个方面,体现了分配制度改革的系统性。

2、二次分配和分配秩序整顿,虽然不像工资条上的数字那样直观,但经过十几年市场经济熏陶的人们,一样能理解它们的重要性。解决分配公正问题,最终调整的是社会成员占有资源的比例,在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成这个任务,不是在初次分配环节发钞票就能够胜任的,需要通盘考虑和政策“组合拳”。市场经济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按劳分配”形成的收入不平等不会过于严重;收入不平等最集中地体现在按要素分配方面。资金、土地等稀缺生产要素产生的大量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差距,是最大的收入差距。当前分配差距的表现形式,从收入差距延伸到财产差距。二个多年改革开放中,社会成员积累的个人财产各有不同,在劳动报酬之外,投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越来

3、越大。面对按要素分配、既有财产差异、投资收入等新的收入差距表现形式,初次分配无能为力,需要二次分配手段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二次分配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与直接决定收入数额的初次分配不同,它提供的是一个公正的起点,在相同的税收标准下,不同素质的劳动者,不同竞争力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最终收入。走在现代化道路中途的中国,发展仍然是她的硬道理。注重社会公平的同时,不能忘记效率。一寸大小的蛋糕分给13亿人,无论分得怎样公平也填不饱肚子。在一个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绝对平均主义的记忆离去不过20多年的国度,需要有一个声音时刻提醒人们:我们需要共同富裕基础上的社会公正,不要退回共同贫穷的绝对平等。实现社会公平

4、的善良愿望,要靠理智的手段。市场经济对政府的要求是提供社会保障,防止绝对贫困;以税收于段调节相对贫困。加大二次分配领域的调控力度,促使流转税制向所得税制转变,完善累进税制;将公共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的重点,逐步转向广大农村和农民;满足教育、公共卫生等基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改革分配制度,解决收入差距的当务之急。用二次分配手段调整收入结构,操作难度远远大于初次分配。收入不透明,财产说不清,靠税收调节收入水平就是一纸空文。分配制度改革“路线图”把规范整顿分配秩序列为重要一环,抓住了建立合理分配制度的关键。国家发改委草拟的改革方案已经考虑到了分配制度基础建设问题,提出要建立个人收入监测体系。建立个人

5、财产申报制度,也是各方面热议的话题。行之有效的改革都是系统的整体变迁。建立起严密的收入监控系统,可以使税收手段在收入调节中发挥基础作用;严密税收监控,税基扩大之后,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保证;一方面为调低税率创造了条件,以较低税率刺激创业,提高就业率,又反过来改善了初次分配环节劳动者的收入状况。将所有经济活动纳入税务监控,杜绝“地下经济”活动;各种类型的收入纳入合法渠道,财产状况透明,分配制度的良性基础能否建立起来,是分配制度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需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当前中国面临的公平问题,同时也是效率问题。收入差距过大,既是“公平”的敌人,也是“效率”的敌人。既往发展模式延续计划经济的特征,不是依靠收入分配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是依靠减员增效、降低工资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居民达到基本温饱后,进一步需求被抑制,扩大和利用国外市场就成为必然选择。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低工资低成本竞争,不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也与中国的社会性质不相适应。尤其是依靠扩大对外贸易来弥补内需不足的发展模式,毕竟是有限度的。2005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3,不仅受到国际贸易条件制约,也受到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这些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这也是2003年以来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免除农业税、扩大社会保障等重大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