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8975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四校高三化学第二次联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 淮南一中 六安一中蒙城一中 颍上一中 2012届高三“四校”联考第二次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0题,第II卷第21至31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Cl-35.5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3.答第II卷时,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

2、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方框内作答,超出答题方框书写的答案无效。第I卷 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7.2011年9月29日搭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的是第二代火箭燃料偏二甲肼,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NH2N(CH3)2,下列关于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C、N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两个氮原子与两个碳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具有还原性 D.6.0g该物质中含有7.2241022个原子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水电离产生的c(H+)=110-12molL-1溶液

3、中:Ba2+、Na+、Cl-、HCO3- B.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SO32-、S2-、Na+、K+ C.2%的氨水中:Ag+、K+、F-、NO3-D.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Fe2+、Na+、SO42-9图1图2图3图4.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10.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3mol Y,发生反应:X(g)+3Y(g)2Z(g),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X的转化率(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右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时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使用

4、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常数增大B达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达到平衡后,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Z的体积分数也减小D在T2时达平衡后,再向容器加入1mol X、3mol Y,再次达到平衡后(X)0.2511.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向b极区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

5、H2O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B的第一电离能比Be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氧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6C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D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 = 7.2的溶液一定显碱性13.常温下,用 0.1000 molLNaOH溶液滴定 20.00mL0.1000 molLH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所示溶液中:C(A-)+C

6、(OH-)=C(HA)+C(H+)B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HA)C(A-)C(H+)C(Na+)C(OH-)C点所示溶液中:C(Na+)C(OH-)C(A-)C(H+)D点所示溶液中:C(Na+)= C(HA)+ C(OH-)25(14分)现有前20号的A、B、C、D、E五种元素,相关信息于下表:元素相 关 信 息A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且与主族序数相等BB原子得一个电子后2p轨道全满CC原子的2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DD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为34,中子数为18EE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1)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_族,B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 ,CA3的晶体类型为_

7、 。(2)A、B、D三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_(填元素符号)。(3)C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_,C的氢化物中C-H键的键能_B的氢化物中B-H键的键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E2D的水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5)已知:12.8 g液态C2 A4与足量A2O2反应生成C2和气态A2O,放出256.65 kJ的热量。A2O (l)= A2O (g)H44 kJmol1。2 A2O2 (l)=2A2O (l)O2(g)H196.4 kJmol1。则液态C2 A4与足量气体O2反应生成气体C2和液态A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6(

8、17分)白黎芦醇(结构简式:)属二苯乙烯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某课题组提出了如下合成路线: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A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推测其核磁共振谱(1H -NMR)中显示有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_。(2)白黎芦醇的分子式是_;写出结构简式:D _(3)CD的反应类型是_;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_。(4)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化合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_。能发生银镜反应;含苯环且核磁共振谱(1H -NMR)

9、中显示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27(13分)亚氯酸钠(NaClO2)W#W$W%.K*S*&5U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溶解吸收塔NaClO3配料ClO2发生器H2O稀H2SO4160g/LNaOHSO2和空气混合气H2O2过滤滤液NaClO23H2O3已知: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1)吸收塔内的反

10、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2)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3)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aNa2O2 bNa2S cFeCl2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填操作名称)。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5)假设滤液中亚氯酸钠全部以NaClO23H2O晶体形式析出,现要获得28.9克NaClO23H2O晶体,则理论上至

11、少向发生器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气体SO2的体积L。28.(14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观察发现:开始气泡溢出的速度较快,一段时间后气泡溢出的速度减慢,放置一段时间后,偶尔还有一个气泡溢出。请你帮助完成:(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但需要通过实验证明,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2)乙同学经过仔细分析后也认为上述实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但并不需要通过实验证明,请你完成乙同学仔细分析的理由:。(3)丙同学对“放置一段时间后,偶尔还有一个气泡溢出”的现象,产生了兴趣,经过认真思考后,他取烧杯中的溶液适量与试管,加入了少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发现溢出气泡的速度又加快了,请你帮丙同学写出该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丁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适量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开始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一段时间后,红色又慢慢褪色。经过思考后,丁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碱性太强猜想2:。请你完成猜想2,并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猜想:实验步骤及结论:流出。5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