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8563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管理)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专用利差交易策略研究期限相近券种的利差分析 韩冬摘要:利差交易策略是债券投资中积极投资策略的一种,属于相对投资的方法,随着债券借贷等相关业务的放开,利差交易策略可能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主要以利差交易策略中风险最小的期限相近券种利差交易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借用VaR的思想及方差比检验的方法,从该策略执行次数、收益及风险等方面对该策略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实际投资中利差交易套利更多的依赖于经验分析的现状,本研究试图建立定量的、规范的利差交易策略的流程。关键词:债券、利差交易策略、套利一、利差交易策略介绍利差交易策略是指依照不同类别债券间收益率差额的预期变动来建立

2、组合头寸,从而获取超额收益的一种交易策略。常见的利差交易策略包括信用差交易策略(目前主要指金融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信用产品与国债、央票)、不同期限券种利差交易策略(短、中、长期)、相近期限券种利差交易策略等等。本报告暂只针对期限相近券种进行利差交易分析。利差交易策略实际上是某种形式上的债券互换,也是相对价值投资的一种常见策略,属于主动型投资。该策略的一个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不占用额外资金,仅仅占用所持债券。期限相近券种利差交易策略是指对两个期限相近的债券的利差进行分析,从而对利差水平的未来走势作出判断,进而相应地进行债券置换,套利获取利润。由于期限相近的债券之间一般保持较为稳定的利差,且利差

3、水平也较小,但随着市场不断的变化,利差可能会扩大或缩小,可以通过进行相应的利差交易来获取利润,该策略在利差交易中属于风险最小的一种交易策略。影响两期限相近债券的利差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息票因素、流动性因素及信用评级因素等。但目前对于利差策略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和简单的对比分析,大部分仅仅是建议买入A券种且卖出B券种或相反操作,并未对该组合未来收益或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因此使得构建基于该策略的投资组合缺乏一定的依据,而且对该组合也很难进行风险控制。本研究试图利用较为规范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均值回复模型和VaR方法对基于该策略的构建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为债券主动投资提供可借鉴的投资策

4、略。二、利差交易策略原理执行利差交易策略或构建利差交易组合的一个最主要的前提假设就是利差服从均值回复(Mean reversion)的过程。一个时间序列属于均值回复过程的意义就是认为该时间序列即利差通常会有一个均衡的状态水平,当利差大幅偏离这个平均水平时,利差就会出现向均值水平重新靠拢的趋势。如果利差符合这种均值回复过程,就可以根据其回复的特性构造基于该策略的组合。也就是当利差较大,预期利差水平缩小时,可以买入收益率高的债券同时卖出收益率低的债券,通过两债券利差的缩小获得投资收益;当利差非常小,预期利差水平扩大时,可以买入收益率低的债券同时卖出收益率高的债券,通过两债券利差的扩大获得投资收益。

5、该策略由于基于期限相近的券种进行利差交易,因此风险较小,但相应回报也会较低。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构建该策略的两个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就是:第一,利差是否服从均值回复过程,这是执行该策略的前提;第二,利差多大或多小的时候可以构建组合执行该策略,这是影响构建组合回报高低的关键。针对第一个问题,可以借鉴方差比检验方法对两券种利差是否服从均值回复过程进行检验;而第二个问题,则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有关,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大,就可以确定与均值偏离较低的利差值作为执行该策略的“临界值”,在一段时间内执行该策略的次数会较多,相应的“利差保护”较小,面临的风险较大;相反,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就可以确定与均值偏离

6、较高的利差作为执行该策略的“临界值”,在一段时间内执行该策略的次数也会较少,相应“利差保护”也较大,面临的风险较小。借鉴VaR的思想考虑在某一置信度下(风险容忍度),根据利差的历史数据确定该“临界值”,当利差达到该“临界值”时执行交易策略,构建组合,等待利差回复到均值水平,然后做相反操作平仓。综上述,执行该利差交易策略的步骤如下:(1)检验利差历史数据是否服从均值回复过程;(2)根据风险承受能力,确定执行该策略的“临界值”;(3)当利差达到该“临界值”时,进行正向操作或反向操作,执行策略构建组合;(4)当利差回复到均值水平,做相反的操作平仓;(5)定期进行数据更新,修正上述步骤中的关键数据。三

7、、010103010214利差交易策略分析1、基本情况 期限相近利差交易策略的执行需要较好的流动性支持,而沪市由于连续报价流动性较好,因此本报告以沪市国债中交易活跃的券种作为研究对象,仅对010103和010214两只债券进行详细分析,数据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2004年1月2006年6月期间两只债券的交易数据,其他相应券种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限于篇幅本研究不再详述。表1和图1分别给出了21国债(3)和02国债(14)两只债券的基本要素和两券收益率及利差的时间序列趋势图。从表中数据来看,两只债券均为短期债券,剩余期限分别为1.4年和1.9年,相差并不是太大,从利差趋势图来看,两券的利差随着收益率

8、的上涨和下跌基本围绕某一水平上下波动,并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直观上看010103和010214两券应该进行利差交易的条件。表1 010103和010214债券要素比较交易日期券种剩余期限收益率票面利率日均交易额发行期限2006-6-1502国债(14)1.4年2.6309%2.650%5年2006-6-1521国债(3)1.9年2.8645%3.270%7年数据来源:北方之星,中信证券图1 2004年1月2006年6月010103与010214收益率及利差数据来源:北方之星,中信证券2、010103和010214利差均值回复检验我们利用方差比检验方法对010103和010214两券的利

9、差进行了均值回复检验,结果表明,010103和010214两只债券的利差Spread在2004-2006年间服从均值回复过程,即当利差大幅偏离平均水平时,利差就会出现向均值水平重新靠拢的趋势,这说明实际投资过程中可以用这两只债券作为标的债券进行利差交易,关于利差交易策略的执行情况以及策略的评价在下文中分析。3、010103和010214利差统计分析表2 010103010214利差的统计值利差序列次数均值(bp)标准差(bp)最大值(bp)最小值(bp)中位数(bp)Spread均值28421.984.3137.2415.5621.59Spread均值3049.473.5415.45-1.67

10、9.82All58815.517.3937.24-1.6715.13数据来源:中信证券、北方之星表2给出了010103和010214的利差在样本期间内的统计值。从表中可以看到,两券的利差均值为15.51bp,最大值为37.24bp,最小值为-1.67bp,在20042006时间段,两券利差基本在以15.51为均值,038bp为上下限的范围内上下波动。为了更清楚地分析利差的变化规律,将利差序列分为超过均值(用Spread1代表)和低于均值(用Spread2代表)两部分。其中利差超过均值和低于均值的次数分别为284和304,基本上差不多,两券利差变动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具有均值回复的特征。其中,Sp

11、read1的均值为21.98bp,高于全样本均值幅度为41.72,Spread2的均值为9.47bp,低于全样本均值幅度为38.94,两者也相差不大,说明两种利差交易策略买入010103卖出010214和买入010214卖出010103都具有条件和空间执行。其中,定义买入010103卖出010214为正向操作,定义买入010214卖出010103为反向操作。表3 010103010214利差交易策略在不同置信度下临界值临界值(bp)99%95%90%80%70%60%正向操作32.1427.2925.2022.8120.2717.55反向操作1.684.676.178.4510.5112.31

12、数据来源:中信证券表3给出了利用VaR的方法确定的利差交易策略在不同置信度下的临界值。其中99置信度下正向操作临界值为32.14bp的含义为,当两券的利差大于32.14bp时,我们预期未来利差将会缩小并回复至均值附近,因此可以执行正向操作,即买入010103卖出010214,预期收益16.61bp,且有99的把握认为利差不会再继续扩大(高于32.14),即不存在交易损失的风险。同样,表中其他数据具有类似的含义。4、执行策略的评价(1)利差交易策略执行情况统计表4 010103010214利差交易策略执行情况统计正向操作:买入010103卖出01021499%95%90%80%70%60%策略执

13、行次数62959118176235预期收益(bp)16.6211.789.697.294.762.04实际收益(bp)22.1916.1413.8311.409.728.41回复时间(天)11.3314.5417.6815.8715.2414.66反向操作:买入010214卖出01010399%95%90%80%70%60%策略执行次数52858117175234预期收益(bp)13.8310.849.357.065.003.20实际收益(bp)17.8914.6912.9710.869.368.28回复时间(天)61.4043.3648.9141.7441.5338.03数据来源:中信证券表

14、4给出了在样本期内利用不同置信度下临界值而执行利差交易策略构建组合的情况统计。对于正向操作而言,风险越低则实际收益越高,但执行次数越少,回复时间相差不多。例如,99置信度下,该策略在500多个交易日中只有6次交易机会,实际平均收益22.19bp,持仓时间11.33天。而80置信度下,500多个交易日中有118次交易机会,几乎每5天就有一次机会执行该策略,平均每次收益11.40bp,持仓时间15.87天。对于反向操作而言,同样是风险越低实际收益越高,但执行次数则越少,回复时间除了99置信度下为61天,其它均在40天左右。例如,99置信度下,该策略在500多个交易日中只有5次交易机会,实际平均收益

15、17.89bp,持仓时间为61.4天。而80%置信度下,500多个交易日有117次交易机会,每5天可执行该策略一次,平均每次收益10.86bp,持仓时间41.74天。从正向操作和反向操作的统计分析来看,正向操作的实际收益要高于反向操作,而且更加稳定;另外,从持仓时间来看,正向操作的持仓时间远远小于反向操作,面临的风险更低,收益率更高,更有投资效率。同样条件下,建议优先考虑正向操作。另外,由于不同的置信度下,收益和风险都不同。99置信度下,正向操作实际收益高达22bp,但是其交易次数非常少,2年半的交易时间中仅有6次交易机会,因此更适合保守型的投资风格,即低风险低回报,类似的有95的置信度下正向操作。而80的置信度下,正向操作实际收益达16bp,交易次数也非常多,每5天就有一次交易机会,更适合稳健型投资风格。而60的置信度下,正向操作实际收益8bp,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