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8557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交通运输的建设、城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运输的建设、城市新区的发展学习指导 一、 单元学习目标 (一)交通运输的建设学习目标 1西南地区交通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地理背景。了解国土资源开发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了解西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西南地区位置分析应分析相对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分析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重点从地形对西南交通运输的影响和西南地区资源状况分析。西南地区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林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指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制约作用。 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了解南昆铁路的地位:西南山区的又一大动脉。分析南昆铁路建设的原因教材从自身经济发展,辐射区域,全国大棋盘

2、,对西南商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四方面分析。了解西南交通运输面貌的变化和加快建设的措施。(二)城市新区的发展学习目标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了解上海优越的区位条件,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表现及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了解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的具体要点,浦东新区发展方向。二、 单元知识结构(一)交通运输的建设知识结构 (二)城市新区的发展知识结构 三、重点难点知识分析 1. 区别西南、大西南、大西南经济协作区概念 这三个概念是西南地区的区域范围界定的三种人为划分方法。 西南区指:川、滇、黔、渝三省一市; 大西南区指:川、滇、黔、渝、藏三省一市一区;

3、大西南经济协作区指:川、滇、黔、渝、藏、桂三省一市二区;将广西纳入大西南经济协作区的原因是伴随西南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南昆铁路的修建,广西与西南三省一市的地域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广西以“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为发展战略,其沿海港口成为西南区对外联系最近便的出海门户。 2评价西南地区的区位 西南地区地处西南边疆,国境线漫长,广西、云南、西藏为边境省份,政治区位重要。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腹地深,沟通不便,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内陆腹地,加之远离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毗邻国的经济较落后,且区内开发程度低,交通建设与发展是制约因素,经济区位不利。国防战略区位优势重要,在“三线”建设时期交通得到较快

4、发展。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区位优势不断加强。 3归纳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并分析其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自然条件及其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势高起伏大,集高寒、冰川、山河相间、喀斯特地貌于一身,地处内陆、距海遥远,位于板块交接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这些条件,使得该地区陆路、水陆运输条件都很差,给交通运输建设和维护带来极大困难。如:青藏铁路的修建需克服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等困难。 资源条件及其对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西南地区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5、,资源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大、结构合理;种类多、配套较好。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交通运输提出了巨大的潜在需求,4分析交通运输建设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是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交通不畅,内部经济联系和协作薄弱;通往区外的交通干线,通过能力已处于饱和状态;交通网稀疏,影响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此,加强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的状况是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分析上海市的区位优势 分析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总结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作用、城市规划、发展现状 作用: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以浦东开发

6、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开发条件: 8.新区城市规划方向9.新区发展现状 四、学习方法指导 西南地区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地图,结合高一地理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分析大西南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运用已知知识分析各类资源形成和分布原因。关注交通运输线、点的地理空间分布,提高识图能力和动手技能。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的学习要结合有关城市的区位因素知识,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分析。城市问题的表现与必修教材中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是一致的。注意温故知新的学习。 五、典型例题分析例1下列有关西南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约各占一半B西南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散分布C从资

7、源看,西南区发展重工业条件优越D滇南谷地是我国主要的热带作物基地解析: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西南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而且分布集中,不是分散分布。答案:B例2长期以来,导致西南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最为突出因素是 ()A地处边疆 B资源贫乏C交通不畅 D底子薄,基础差。解析:西南区是我国腹地广大、资源富集、发展潜力最为巨大的地区,但长期以来落后的交通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答案:C例3下列关于上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战前,上海曾是远东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B上海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C改革开放以前,上海的第三产业就发展迅猛D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解析:上海港的货物

8、吞吐量很大,是世界上少有的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之一,但不是世界上较大的港口。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快。1995年,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260亿美元,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答案:A六、综合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力大,运量大B西南区是我国解放后铁路建设发展较慢的地区C西南的交通建设可充分发挥其沿江、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D为提高西南区区际铁路出口通道的运输能力,可扩建和改造成昆线、川黔线2南宁至重庆最近便的铁路线需经过 ()A成昆线 B内昆线C川黔线 D黔桂线3西南区正在计划修建的对外国际通道是 ()A昆河铁路 B滇缅铁路C滇缅公路 D青藏

9、铁路4南昆铁路的开通 ()加快了西南区的资源开发;加强了西南各省区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A B C D5西南的铁路交通中心有 ()A拉萨、成都、昆明 B南宁、柳州、重庆C北海、贵阳、成都 D平果、南宁、重庆四川盆地温暖多雨,周围山地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它们所含的铁、铝等矿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久而久之,形成紫红色的砂岩和页岩,所以四川盆地又称为“紫色盆地”。这些岩石经过风化而成的土壤为紫色土。根据上述材料完成610题6四川盆地气候温暖多雨,盆地中重庆的气温年较差与同纬度的九江相比 ()A更大 B更小 C相同 D不确定7细沙和泥土被流水从周围山地冲

10、积到盆底的过程属于 ()A风化过程 B侵蚀过程 C搬运过程 D沉积过程8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中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华东地区9下列关于西南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B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C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好D在西南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纺织、有色冶金、医药等原材料生产基地的条件优越10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的发展战略是 ()A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B背靠大西北,服务大西南C背靠大西南,服务东南区D背靠大西北,服务华中区11以“背靠大西南、服务大西南”为发展战略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 B云南 C贵州 D广西12关于西南区自

11、然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开发水能约占全国70B贵州是我国南方第一煤炭大省C滇南谷地是我国重要热带经济作物基地D重庆市天然气储量居全国首位13.西南地区交通建设一直相对落后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位置偏僻、资源贫乏 B. 地形、地势条件复杂 C. 气候条件恶劣 D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14上海浦东开发区引资兴办工业企业的主要优势是() 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 环境优美、空气洁净、能源丰富 劳动力群体的文化及技术素质高 区域经济基础雄厚 A B C D 15北京中关村能够形成“电子一条街”,主要是由于()A接近消费市场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接近高等教育区 D环境清洁优美16青岛、连云港、

12、厦门、湛江、北海五个海港依次濒临的边缘海或海峡是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南海B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南海C黄海、黄海、台湾海峡、南海、南海D黄海、黄海、东海、琼州海峡、南海17有关上海的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 B地处长江航线的出海口C有京沪线联系祖国中部各地 D有沪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联系18有关上海市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是我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人才培养基地 A B C D19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是我国

13、最大的交通枢纽;是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人才培养基础 A B C D20.关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满足城市新区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 B. 可解决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 C. 可分散上海市的城市职能 D可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二)综合题 1. 读图1“南昆铁路示意图”和图2“青藏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图1中,号称“江南煤海”的是_(填省区简称);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是_(填字母) (2)南昆铁路经过著名的_地貌风景区,地形崎岖。 (3)南昆铁路在规划建设之时即被列为“国家最大的_项目”。 (4)2005年4月,青藏铁路铺轨进入拉萨,说明青藏地区交通建设主要的自然难题已被攻克,这些难题是_(选择填空) A高寒问题 B冻土问题 C缺水问题 D缺氧问题 (5)图中两大铁路的成功建设,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