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7616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2020高三地理开学考试 1.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河流流向为A. 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 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 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 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2. 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A. 甲村B. 乙村C. 丙村D. 丁村3. 图中陡崖顶部P点A. 海拔可能为450米B.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C. 可直视丙村D.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答案】1. A 2.

2、 C 3. B【解析】【1题详解】阅读地图,该图为指向标地图,依据等高线特征和指向标判别方向,图中河流先由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方向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题详解】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区域东面临海,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A.阅读地图,甲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A错误;B.阅读地图,乙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B错误;C.阅读地图,丙村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故C正确;D.阅读地图,丁村东南部没有山地阻挡,冬季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错误;故选C【3题详解】A.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海拔在500米以上,故A错误;B.阅读地图

3、,图中陡崖高度海拔在200-600米之间,陡崖顶部P点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398米,故B正确;C.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相隔,不能直视丙村,故C错误;D.阅读地图,图中陡崖顶部P点距丁村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约为400米,故D错误;故选B下图为黄河某河段的河流阶地剖面图,洪水期间,河水能淹没T1而不能达到T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T2表层砂砾层形成期间A. 流域内气候干燥B. 地壳迅速抬升C. 河水流速较快D. 风力沉积显著5. 与T3相比,阶地T2A. 流水沉积形成B. 是断裂下陷形成C. 面积不断扩大D. 形成时间较晚【答案】4. C 5. D【解析

4、】【4题详解】A. 根据材料可知,流域内有洪水灾害,说明该流域内气候湿润,A错误;B. 据图可知,砂砾和粉砂都是流水沉积形成的,说明地壳没有迅速抬升,B错误;C. 沉积颗粒物越小,说明流速越慢,沉积颗粒物越大,说明流速越快。据图可知,T2表层为砂砾,砂砾颗粒较大,说明河水流速较快,C正确。D. T2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与风力沉积无关,D错误。故选C【5题详解】T3和T2都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与T3相比,阶地T2距河道较近,海拔较低,故T2形成时间较晚,D正确;T2的面积与该时期河流水量变化有关,可能扩大,可能缩小,C错误;阶地是流水侵蚀形成,不是断裂下陷形成,B错误。

5、故选:D【点睛】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某地气温与降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形成b图气候类型降水特征的因素主要是A.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海陆位置D. 洋流与地形7. b图反映的气候类型对应a图中的A. B. C. D. 8. a图中地的自然带应为A. 落叶阔叶林带B. 热带荒漠带C. 常绿硬叶林带D. 热带草原带【答案】6. A 7. C 8. B【解析】【6题详解】据图b可知,7、8月

6、气温较低,判断该地为南半球;7、8、9月降水少,可能是因为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西南风控制,西南风为离岸风,降水少,故A正确;图a显示的是非洲索马里半岛附近,该区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B错误;图示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可能是海陆位置决定的,C错误;洋流与地形对该地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7题详解】据图b可知,6、7、8月气温较低,判断该地为南半球,选项中只有位于南半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a图中地位于索马里半岛的东部沿海,受索马里寒流和离岸风的影响,该地形成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应为热带荒漠带,故B正确。故选B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

7、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草场退化B. 水土流失C. 森林破坏D. 土地盐碱化10.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C.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11.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A. 增加植被覆盖率B. 提

8、高水电发电量C. 提高土地利用率D.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答案】9. A 10. D 11. C【解析】【9题详解】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草场。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A正确;根据材料当地以戈壁沙丘为主,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太可能,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据此BC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

9、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据此C正确;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B错误;羊群啃食园区草地,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故A、D错。故选C“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安徽省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下图为亳州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亳州有“中华药都”的美誉,主要得益于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10、丰富的原料悠久的历史A. B. C. D. 13. 从传统药材加工到完整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的形成将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削弱药品市场竞争力减少企业之间的协作 提高中药材种植规模A. B. C. D. 14. 亳州现代中医药工业的发展对当地影响最显著的是A. 扩大就业范围B. 污染生活水源C. 加剧资源枯竭D. 破坏生态环境【答案】12. B 13. C 14. A【解析】【12题详解】中药材加工业对原料需求量大,应靠近原料产地布局,根据材料中“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可知,当地的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为中药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故正确;亳州本地市场较小,错误;交通因

11、素对中药材加工业的影响较小,错误;故B正确。故选B【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从传统的中药材加工业到完整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大大提高中药材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多样的中药产品更能满足市场需求,使药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协作和联系,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对中药材原料的需求量加大,从而很可能会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的扩大。故C正确,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中药材加工业一般都采取清洁生产,对水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小,BD错误;中药材加工业的主要原料是中药材植物,主要是通过种植后进行生产,所以不会造成资源枯竭,C错误;当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可延长产业链

12、,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A正确。故选A2019年我国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前往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人群最常退票或改签,也更容易捡漏、刷到余票,成为春运“变卦”城市。春运中,过半数人员可实现12小时内返乡,但前往贵港、贺州等地的春运回家“困难”城市也不少,前十位广西独占5席。左图为春运“变卦”城市,右图为春运回家“困难”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形成春运“变卦”城市的直接原因是A. 服务业少,接待能力弱B. 交通枢纽,运行车次多C. 天气多变,车次变动大D. 路况复杂,调度管理难16. 为减少春运回家“困难”城市,广西可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承接珠三角

13、产业转移推进房地产开发增加高铁线路和车次A. B. C. D. 【答案】15. B 16. D【解析】15题详解】武汉、重庆、西安等城市经过车次较多、选择余地较大,所以乘客最常退票、改签,也更容易捡漏、刷到余票,故B正确;相关城市均为省会城市,服务业较发达,接待能力强,故A错误;相关城市天气多变、车次变动大情况,材料中无法获知,故C错误;现阶段,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不存在管理难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外出打工人数仍较多,错误;经济落后地区房地产开发不能吸引大量人口,春运回家仍旧比较困难,错误;承接珠三角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提

14、供大量就业机会,返乡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春运人数,正确;增加高铁线路和车次会增加春运的运输效率,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下图示意我国某大河一水库的消落带位置,该水库消落带水位涨落季节反自然洪枯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该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小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8. 导致该水库消落带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有A. 降水多少B. 蓄水排水C. 库岸陡缓D. 植被类型19. 位于水库消落带的护坡植被应是A. 抗旱耐涝的草本植物B. 根深叶茂的高大乔木植物C. 耐淹耐盐碱的灌木植物D. 易存活于水中的漂浮植物【答案】17. D 18. B 19. A【解析】【17题详解】读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旱交替的特殊区域。该河是我国某大河,推测其夏季降水最多,冬季为枯水期。读图可知,水库水位最高时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小,水库在枯水期(冬季)的蓄水量最大,故推测水库消落带面积最小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故选:D【18题详解】A、根据材料,该水库消落带水位涨落季节反自然洪枯规律,降水多少不是水库水位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A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水库消落带面积变化主要取决于水库水位高低,故导致该水库消落带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库的蓄水排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