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7427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4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的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好望角,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A. 麦哲伦、达伽马B. 哥伦布、迪亚士C. 哥伦布、达伽马D. 迪亚士、麦哲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开辟了大西洋到非洲好望角的新航路;达伽马沿着迪亚士的航路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

2、印度;哥伦布远洋航行发现了美洲;麦哲伦进行了全球航行。结合设问要求“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分别是哥伦布和迪亚士。故答案为B项。AD项,麦哲伦进行的是环球航行,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了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迪亚士开辟了大西洋至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而不是达伽马,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2.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通

3、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 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 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基本形成C. 世界市场形成D. 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是强调新航路开辟“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故答案为D项。A项,从材料中“甩开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看出它抛弃了传统的丝绸之路而不是重新联结传统商路,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国际劳动分工格局”问题,而且国际分工格局基本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只是出现了世界市场的雏形,排除。3.马克思把新航路开辟后出现

4、的某一变化定义为:“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下列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这场“大革命”带来的影响是A. 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B. 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C. 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D. 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可知马克思说的大革命是商业革命,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下降不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流通商品种类明显增多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A选项排除。一批特权贸易公司建立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B选项排除。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属于商业革命的影响,D选项排除。4

5、.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 马铃薯、玉米B. 小麦、甘薯C. 玉米、水稻D. 烟草、可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穿梭。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马铃薯、玉米从美洲传播开来的意义,故A正确。小麦,不是美洲原产,故B排除。水稻不是美洲原产,故C排除。烟草、可可,不属于粮食作物,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影响5.“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反映的历史情景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可耻的鸦片贸易C. 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D. 罪恶的奴隶贸易【答案】D【解析】【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第一批黑人从非洲被运到海地,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再根据材料信息“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可知,指的是奴隶贸易。故答案为D项。A项,开辟新航路与“卖给另一个奴隶主”不符,排除;B项,鸦片贸易与“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符

7、,排除;C项,对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屠杀属于对当地居民的种族灭绝政策,与材料中“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不符,排除。6.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A. 交通运输业B. 棉纺织业C. 冶金采矿业D. 机械制造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答案为B项。AC项,工业革命开始后,在交通运输、冶金采矿业等领域深入发展,排除;D项,机械制造业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排除。7.查尔斯辛格

8、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属于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因素有英国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圈地运动的开展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手工工场的发展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英国于1689年就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先进的政治制度是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圈地运动增加了雇佣劳动力,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生产技术知识。以上都是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

9、答案为D项。ABC项,综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8.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18201913年)英国的经济规模被赶超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世界市

10、场的孕育和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发现,图中信息反映的是18201913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经济体的发展概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产生影响。分析图片信息可知,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美国赶超,符合题意;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整体都在上涨,反映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符合题意;世界市场孕育开始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符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符合题意,不符

11、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包含不符合题意的,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9.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主要依据是A. 机械特色不同B. 通讯工具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无论是“蒸汽时代”还是“电气时代”都是以能源来命名一个时代,说明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能源动力,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2、A选项错误,两者都体现出的是工业化的机械;B选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出现新的通讯工具;D选项错误,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和汽车的差异,与此无关。10.2016年为德国电子电器之父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其一生最大成就是A. 发明电动机B. 发明电灯C. 发明大功率发电机D. 发明有线电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维尔纳冯西门子”最大的成就是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故答案为C项。A项,电动机的发明者是法拉第,排除;B项,发明电灯的是爱迪生,排除;D项,发明有线电报的是莫尔斯,排除。11.下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

13、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A. 贝尔B. 西门子C. 卡尔本茨D. 爱迪生【答案】A【解析】【详解】图片反映了电话的问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故答案为A项。B项,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排除;C项,卡尔本茨发明汽车,排除;D项,电灯的发明者是爱迪生,排除。【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12.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1/3以上,失业工人超过3千万,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这体现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

14、点是A. 范围广B. 破坏力强C. 持续时间长D. 来势凶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数据反映了“工业产量下降”、“失业工人”增多等现象,依据材料中时间“192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经济危机造成的现象,从数量之多以及人们的“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可以看出,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范围广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排除;C项,持续时间长是指这次经济危机从1929年爆发,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排除;D项,来势凶猛是指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

15、现经济衰退或萧条,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3.罗斯福新政时期,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感慨地说:“这简直是法西斯。”这种论调是针对A. 罗斯福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 罗斯福谋求加强法西斯力量C. 罗斯福政府试图改变社会性质D. 根据法律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国工业复兴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力,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条件。由此可见政府对工业进行全面的干预。因此胡佛认为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