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7110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 必修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练习2(新人教必修二)一、选择题2010年11月10日,农业部发展计划局组织召开了新农特生示范行动专察咨询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标志着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专察考查组在大量前期工作基组上正式全面展开基地都根据备自的特点积超发展新农村,如山东省阳信县水蓐坡乡农民从倪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让种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莱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结合材料完成以下3题。1该地农民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

2、土壤的特殊性2按照投入多少分类此地农业属于 A密集型农业 B粗放型农业C商品农业 D种植业3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使用高效化肥 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采用生物防治害虫 A B C D4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A墨累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B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C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D亚洲的水稻种植主要由大农场经营鄂西北某山区的两个乡由于海拔高,农民种的主粮玉米秋天不等完全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玉米就能成熟了,据此资料完成以下2题。5以前造成此山

3、区两个乡玉米不能成熟的直接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土壤 D市场6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增加了()A降水 B热量C光照 D肥力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以下2题。7图中a、b、c、d、e五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b Bc、d Cd、e Db、e8和欧洲相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A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下图是表示某种产品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以下3题。9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10阶段鲜花和

4、蔬菜产区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C交通运输的便捷D城市居民收入增加11若甲城市为纽约,乙城市位于中美洲,则阶段运输量大的季节是甲地的()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以下2题。12这种土地利用变迁过程被称为()A专业化 B集约化C机械化 D商业化13导致土地利用变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A农业机械的发展B新作物的引进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灌溉技术的提高二、填空题14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区域与可持续发展

5、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阶段研究成果: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1)依据阶段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地区。(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比

6、较要素该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土壤水稻土工业特征以重工业为主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水热充足(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15读下面“南美洲南部降水分布与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2)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地区气候上的优势是_,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_。(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_;_;_。(4)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7、?(5)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其反映了_改善和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答案一、选择题1C2A3B 4【答案】A【解析】亚洲水稻种植以家庭为单位,小规模经营,西方国家农业主要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5A6B【解析】山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导致玉米不能成熟。用地膜覆盖技术可增加热量条件。7解析:b为乳畜带,e为混合农业区,都不是商品谷物农业。答案:D8解析:欧洲人口稠密,美国中部平原原来只是茫茫旷野,欧洲人到来之后才逐渐开发成谷物生产基地,这里地广人稀,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是欧洲无法比拟的,这里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很大的优势。答案:C9

8、C10C11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市场区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鲜花、蔬菜产区应接近城区(市场),而伴随着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市场区位不断扩大。这就为跨地区的农产品运输和反季节的销售提供了条件。分析图中、阶段特点不难选出正确答案12A13C【解析】图中显示的土地利用变迁过程为专业化。这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二、填空题14解析:(1)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该区域为东北地区。(2)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广人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4)合理化建议应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改善环境的角度回

9、答。答案:(1)东北(2)见下表。比较要素该区域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典型土壤黑土工业特征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3)商品谷物农业(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15【答案】(1)大牧场放牧业(2)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靠近海港,交通便利(3)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4)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饲养良种牛,加强对良种牛的培育,以及对牛群病害的研究。(5)海上冷冻船交通运输条件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