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7005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摘 要:高校是人才培养输出最直接的基地,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理论储备的高端人才,其最主要的要求是培养出对社会具有正面的引导和贡献的人才,这便意味着高校需对高校学生有更多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但现如今,进入网络“微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千变万化,接触的信息日新月异,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校政治课的教学体系应改变其观念滞后、模式单一的现状,力求紧跟时代,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培养其思想政治素养人才。 关键词:微时代;思政教学;模式改革二十一世纪,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随之而来,互联网带动整个时代的变革。人们逐渐

2、走进被“微信、微博、QQ”等包裹的“微时代”。微时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而是代指二十一世纪,人们利用“手机、iPad、电脑”等通信工具在各种社交媒体软件上分享各种心得体会、政治见解、社会新闻等的时代总称。手机、iPad等工具借助其小巧、便携、功能强大等特点,深受社会各界人们的追捧与喜爱。人们可以利用手机在碎片化时间里浏览各种微时代的产物微电影、微小说、微课等。但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带给人们便捷生活的同时并不能阻挡网络上的垃圾信息,尤其是高校?W生,思想建设尚不成熟,极易遭受各种垃圾信息的腐蚀。高校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尚不十分明确,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刻不容缓。一、“微时

3、代”对高校思政课堂的冲击(一)思政课堂主次颠倒,教学意义不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堂基本是以教师为传授主体,学生为被动接受者。教师将历史与政治现状合二为一,仅仅让学生了解各种大政方针、历史事件以及各种思想理论,更有甚者让其背诵了事。完全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尤其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多彩诱惑的特性,导致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逃学逃课现象严重。除此之外,在教室中的同学也是“机不离手”、各种消极,课堂参与度十分低。假若长此以往,高校思政课堂形同虚设,其教育意义将不复存在。(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难以拥有学习兴趣在高校,思绪政治教育课是必修课,其课本也基本是统一的。因此思政

4、教师对于课程的教学设定几十年如一日,基本没有变化,并不会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改变,也没有关于时代变革的变化,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此外,政治历史是一脉相承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自然离不了历史的熏陶,而历史是学生们从小便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因此大学思政课堂的知识很多已经在中小学课堂上有过体现,重复的知识教育自然比不过手机网络上日新月异的消息更有吸引力。(三)教师与学生生活时代不同,导致关注点产生偏差关注微博的人经常会看到“最美教师”、“最美导师”等新闻,这种新闻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的颜值高,能够符合学生的审美,方便进行交流,同学们自发愿意参与这位老师的课堂。另一种便是年级较大的老教师。之所以能够得到

5、年轻人的认可,很大程度是老教师了解了网络,能够用现在流行的网络语言同学生交流,使之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让学生乐于与之交流。由此可以看出,能够得到学生认可基本上需要教师与学生保持同一频率。高校中的思政老师百分之八十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担任,而学生皆是二十岁的花季年龄,二者在于年龄上的差距自然会导致交流的障碍。同时产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关注点。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改变,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二、“微时代”给高校思政课堂改革带来的机遇(一)“微时代”的匿名性转变了思政课堂的封闭性微时代的背景下,年轻人喜欢使用微信、微博发表各种言论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归根究底,微信、微博的存在给了现代人一个可以发泄的途径

6、,时代发展过快,带来的不仅仅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潮流,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压力与负面情绪。微博的匿名性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了解了这种特性,便可以加以利用,将课堂改革为开放式,给予同学们更大的开放空间,畅所欲言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微时代”为思想政治的传播带来时机微时代的开放性,传播各种信息的同时也给政治思想带来了更大范围的传播。社交平台的传播特性并不是不可逆转的,一方面有可能会给用户带去垃圾信息及不好的体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传播主流正面信息,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例如十九大召开期间,众多主流媒体通过微博头条向社会各界灌输政治方向和思想。积极引导公众关注国家大事、共享国家荣誉,为我国的

7、军事政治文化感到骄傲。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更应该着重利用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三)“微时代”安抚了年轻人的躁动,培育时代特性这个微时代,交通方式从步行到火车再到高铁处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网速也从2G到3G到4G,各种科技的发展使生活节奏越发速度,生活方式也一直处在快节奏当中,人们的躁动难以安抚。歌德曾言:在这个躁动的时代,能够躲进静谧的激情深处的人确实是幸福的。歌德所谓躁动的时代自然并非如今躁动的时代,但其幸福的根源是不变的,人们所需的都是躁动下的静谧。恰恰微时代可以给予,每个人在网络上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在网络上见证过很多抑郁症的患者难以在现实中向别人讲

8、述自己的遭遇与心情,但却可以隔着屏幕向一个陌生人分享,进而得到救赎的故事。现如今的90后、00后标榜个性,网络可以帮助实现,并给予充分尊重以及包容。三、“微时代”高校思政课堂改革方向(一)转变主体地位,开展双主体课堂改变课堂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现状,课堂应是双向的,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双主体,高校思政课堂应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充分重视。现如今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开展多是以大课堂的形式,一间可以容纳上百人的阶梯教室,一位教师,上百位学生,场面可谓浩大,但若是老师想与学生产生互动确实具有难度,也并非不能实现。人多反而更易产生活跃气氛,只不过对教师要求更高,高校常有一种思政教师

9、谁都能胜任的错觉,但实际上,不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话,思政课堂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当从源头上使学校重视思政课堂,进行思政教师竞争上岗,选拔出能够多与学生互动,产生共鸣,使学生愿意接受思政教育的老师,而非走流程、完成任务。 (二)教学模式由单一向多元转变这一代的学生是在网络陪同下长大的一代,天生对于纸质这类静态的东西不感兴趣。网络小说的发展更是印证了这一点,现如今网络电视、网络小说的发展要比传统纸质的发展快的多。翻拍一部网络小说所产生的流量要比翻拍经典文化书籍而产生的流量多得多。尽管其中不乏有观众喜爱的小鲜肉们带来的流量,但其本质来说,仍旧是网络快消品的快速

10、发展导致的。但如此现状已在发生悄然改变,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容小觑,正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翻拍为电视剧,2015年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取得重大反响。获得了众多奖项,流量与好评双收入。之所以成功便与其模式的转变分不开,将传统文化与流量鲜肉进行结合,借助网络传播力量进行传播,扩大文化口碑。教学模式也可以如此进行改变。一、拒绝单一的灌输模式,将传统的思政课堂结合时政,转变成开放式的讨论课堂或者辩论课堂,将网络热点问题带入课堂,让同学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明辨是非观、价值观,完成思想教育目的,教育的方式不应只有书本和课堂,教育的目的应是观念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二、可以鼓励思政课堂走出教室,让同学们拥有更多

11、的?敫小?、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中加入竞赛性,利用同学们争强好胜的个性增加课堂趣味性。四、学习微电影、微小说的特点,着重推出微时代的“微”字,创建微课堂,缩短课堂时间,不再是冗长的45分钟,可以分割为十几二十分钟,更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三)增强思政教育重视程度,加大思政课堂资金投入将现代媒介与课堂相结合,但其发展的过程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微课堂是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但微课堂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众多的推广与宣传,前期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创建团队。团队的搭建以及后期的宣传推广不可避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首先要从国家层面引起重视,思政课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一个高学历的坏人比十个文盲坏人可怕的

12、多,因此思想政治的教育刻不容缓。其次,高校应充分正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尽可能的为思政课堂改革提供资金、人才方面的支持。四、总结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刚刚成型,极易受到错误的引导从而产生偏差。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思政课堂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微时代”,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尽快完成高校思政课堂的变革。尽管思政课堂的变革不能一蹴而就,但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奠定基础。参考文献:1邵继文,杨梅.“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赤子,2017(21):230.2郭芸,刘敏.微时代视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探讨J.高教学刊,2018(02):170-172.3 雷杰斌,郭优.“微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的路径探讨J.职教论坛,2016(20):2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