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高三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6523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茂名高三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茂名高三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茂名高三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茂名高三生物一轮单元综合检测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广东六校联考)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多选)()。选项比较项目现象现象A反射弧的完整性不完整完整B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可以不要一定需要C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多D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多少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比较与判断,难度较大。解析现象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属于条件反射,二者均有完整的反射弧;现象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且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较多,因是同一效应,故参与的肌细胞数相同。答案

2、BC2(2011东北四市统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D处时将会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处传来的信息D刺激B处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解析刺激D处时,兴奋只能传导到E处,而不能传递到B处,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处是突触结构,兴奋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上一个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只有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因此B处

3、受到刺激后,可以向A处和C处传导。答案A3当条件反射建立之后,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可引起同样的反应,这说明()。A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结构基础相同B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是可以发生改变的C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性质是相同的D无关刺激已经转化为非条件刺激的信号命题意图考查条件反射建立的机制及相关概念。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在大脑皮层上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系,这样,“无关刺激”就转化成为“条件刺激”,通过这个联系,条件刺激就可以引起条件反射。例如,每次给狗喂食物,狗就流唾液,这是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现在每次喂食物之前给一次铃声,这样多次结合之后

4、,只给铃声狗就流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这是因为无关刺激(铃声)已经转化成了非条件刺激的信号,即成了条件刺激。这时只给铃声与喂食物效果相同,即条件刺激(铃声)与非条件刺激(食物)可引起同样的反应。答案D知识拓展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1)非条件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2)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3)无关刺激:既不引起条件反射又不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无关刺激。无关刺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条件刺激。4(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a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

5、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若c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可能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流表不偏转,电流表可能偏转两次解析在第一个神经元上的a点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将从a点传到b点,再传到d点,不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故A项错误。兴奋由c传导到e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故B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故C项正确。由于a点位于电流表两极的中央,兴奋同时传到两极,无电势差,故电流表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故D

6、项正确。答案A5(南昌一模)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X为传入神经元,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元上的两个点。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故C项错误。答案C6(湖南十二校联考)试判断一个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

7、剂)后,是如何变化的()。解析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中K外流,导致膜外正电荷较多,膜内负电荷较多(即外正内负),从而在膜的内外形成电位差,产生静息电位。K的外流与Na通道蛋白无关,故A项正确。答案A7根据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B递质的释放过程是主动运输C2中不可能有抗体D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可引发3电位变化解析图示体现的是神经突触,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称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称传递,故A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故B错误;抗体主要存在血清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分布,图中2为组织液,故C错误。答案D8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

8、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时,不产生兴奋,而S5之后出现兴奋,此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说明刺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A选项正确,而D选项错误。S5S8期间,虽然刺激强度在增加,但兴奋不变,说明B选项错误。在S1S4期间,离子进出达到平衡,不改变膜电位,故C选项错误。答案A9(2012大连期末)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

9、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B图甲中(神经中枢)内有2个完整突触结构C图乙中CO2浓度最高处在,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D图乙突触小体的兴奋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刺激d点兴奋可传导至c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d点兴奋可传至e点,而不能传至a、b点;图甲的内有3个完整突触结构;细胞内的CO2主要产生于线粒体,此处CO2浓度最高,线粒体可为兴奋的传递提供能量;突触小体上只能完

10、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答案C10(新题快递)下丘脑存在饱中枢和摄食中枢。现用电刺激某动物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该动物表现出拒食行为;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该动物表现出多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摄食中枢,区域是饱中枢 B如果区域损毁,将会引起多食和肥胖C如果区域损毁,将会引起厌食 D下丘脑是摄食活动的调节中枢解析区域兴奋时,动物会拒绝进食,说明区域是饱中枢,能够使动物感觉不到饥饿,如果此区域受损,动物将会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大量进食,导致肥胖。同理,可对区域的作用进行分析。答案A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课时边听讲边记笔记B听到老师提问后举手C某位打瞌睡同学的大腿

11、被同桌用牙签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A、C、D是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C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不参与。答案C易错点拨对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概念分辨不清,导致错选。12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A B C D解析跑步是一项复杂的生理活动,是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作用下,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完成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6分)(2012北京西城区)下图为与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中有突触的部位是_(填图中字母)。当针刺手指后会产生缩手反

12、射,但化验取指血时,针刺手指时手并未缩回,这一现象说明在反射过程中,高级神经中枢对低极神经中枢有_作用。(2)图乙所示为某段神经纤维模式图。受到适宜的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刺激使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导致Na大量涌入细胞,在受刺激部位与未受刺激部位之间形成_,使兴奋沿着神经纤维传导。(3)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出的毒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抑制运动(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的释放。微量注射此毒素可以阻断_,使肌肉松弛性麻痹而达到除皱的功效,这种毒素作用的位置是图甲中_(填图中字母)处。答案(1)B、C、D控制(调

13、控)(2)从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必须答过程)局部电流(3)兴奋的传递D14(8分)(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GABA释放,并与位于图中_上的GABA受体结合。该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某种_离子内流,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上述过程除了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外,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如果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

14、将GABA溶液施加到离体神经细胞旁,可引起相同的生理效应,从而进一步证明GABA是一种_性的神经递质。(2)释放的GABA可被体内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这是由于_,从而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3)图中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_,它的嵌入起到了与GABA一样的功能,从而可_(填“缩短”或“延长”)该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产生麻醉效果。解析GABA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因而内流的是阴离子,也说明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氨基丁酸转氨酶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突触后膜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可治疗癫痫病。从放大图可看出,麻醉剂分子嵌入的结构是GABA受体,它可延长离子通道打开的时间,从而产生麻醉效果。答案(1)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信息交流抑制(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GABA分解速率降低(3)GABA受体延长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