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6035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案 中图选修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2、 了解郑和下西洋二、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等方式,了解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教学重点: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认识过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国古代对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认识天圆地方。学生自读课文,并讲述人类认识海洋的过程以及对海洋的科学探索历程。教师给予总结点评:课堂练习:练习册相应内容教学后记同步测控1.大航海时代开始于( )A.1

2、5世纪初 B.15世纪中 C.15世纪末 D.一战后答案:C2.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的是( )A.葡萄牙人麦哲伦 B.意大利人哥伦布C.英国人库克 D.葡萄牙人达伽马解析:麦哲伦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答案:A3.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在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析:在南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图上,可以找一参照物(如南极半岛)为起点,沿着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其周围的三个大洋。答案:A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亚洲和太平洋 B.南极洲和北冰洋C.非洲和印度洋 D.亚洲和大洋洲解析:

3、由于南极洲和北冰洋都位于极点附近,故跨越的经度最广。答案:B5.为什么曼德海峡有“危险海峡”之称?答案:曼德海峡长18千米,宽2532千米,在入海口处有几个小岛,其中较大的是丕林岛,是一个火山岛,面积为13平方千米。曼德海峡虽宽达30多千米,但被丕林岛隔为东西两条水道。东水道即丕林岛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海峡,宽3.2千米,水深30米,称小峡。因该水道水深适宜,航道中很少有岛屿、暗礁,是由红海出入印度洋的主要水道。西水道即为丕林岛与非洲之间的海峡,宽28千米,最大水深323米,称大峡。西水道虽宽且深,但航道内滩多礁险,散布着一群名叫“七姊妹”的小火山岛,船只不便从这里通航。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航

4、道测量和航标设置落后,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西水道触礁沉没。而东水道虽然航道干净,但因峡窄流急,也有不少航经这里的船只出事。所以提起曼德海峡,航海者都不免心惊肉跳。红海附近的渔民,每逢出海捕鱼采珠,送行的亲人无不伤心落泪,担心在途经曼德海峡时葬身鱼腹,有去无回。每当客船航行至此,旅客们都不免提心吊胆。因此,人们把这个从古到今夺去无数人生命的险恶海峡称为“曼德海峡”,其全称为“巴布厄耳曼德”,在阿拉伯语中意即“泪之门”。6.钓鱼岛有何重要的价值?答案:面积仅6.3平方千米、无人居住的钓鱼岛的主权之争,争的不是一年15万吨“钓鱼权”,而是东海专属经济区7万2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资源之争,钓鱼岛附近海域100亿吨海底石油资源之争。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的勘查,得出结论: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有关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亿70亿吨(亦有材料说,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中、日两国划分管辖海域如按中间线划分,那么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岛,并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那么日本将多占7万20万平方千米海域。3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