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5807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水市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王善堂 张家峰甘肃省地勘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741020摘要:天水市属典型的西北山间河谷盆地型城市。受自然地质条件影响,该市地质环境脆弱,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缺、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通过调查研究,对天水市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关键词:城市环境;地质灾害;水资源;水质污染E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reventive And Harnessing Ways To Deal With It In Tianshui CityWang Shantang Zhang Jia

2、feng(The Ist Institute Of Gansu Burean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ri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ianshui 741020 China)Abstract: Tianshui City is representative basintype city in river valley of mountains in the northwest china. Restricted by the natural geological, the geological evironment of

3、the city is weaker, and evigeological problems of more developing landscide and mudroke flow, shotage of water resource ang pollution to water quality etc.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rgescale expansion of ahe city is alos more conspicuous. Investigating into it, the article

4、puts forward preventive and harnessing ways to deal wish the evigeological problems in Tianshui city.Key words: arban evironment. Geological hazard.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to water quality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属渭河流域和嘉陵江流域。区内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黄土高原、基岩山地及山间河谷盆地并存。黄土高原和基岩山地区地质环境差,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且可利用土地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十分贫乏,人类

5、生存条件较差;河谷盆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宜于人类生存,但水资源不足和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是制约天水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1 区域环境问题1.1 地质灾害问题1.1.1 滑坡灾害据统计,天水市区共有滑坡灾害点1025处,其中天水市秦城、北道两区分布的滑坡灾害点多达600余处,灾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灾害有1990年8月11日的天水锻压机床厂滑坡,压毁6个主体车间,300m铁路专用线,50吨龙门吊等重要生产设施,死亡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67万元;1990年9月秦城区椒树湾、泰山庙一带坡体出现明显裂缝,危及14个国营单位和778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的秦城区王家半坡老

6、滑坡局部复活,威胁人口1300多人,威胁学校2所,清真寺一座,潜在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1984年秋季,天水市区内发生滑坡灾害88处,40多个村庄受到滑坡灾害,陇海铁路、G310、G316国道多处受到滑坡破坏,造成经济损失数亿元。1.1.2 泥石流灾害天水市境内有大小沟谷数百条,流域面积大于500Km2的河流有15条,径流量大于1000万m3/a的河流27条,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便利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泥石流沟谷452条,其中危害较严重的有天水市秦城区罗玉沟泥石流,该沟1954年、1958年、1965年、1988年先后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1965年灾害最为严重,泥

7、石流洪峰流量达668m3/s,平均含砂量604Kg/m3,容重15.6KN/m3,冲毁房屋3800间,死亡人数156人,23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150余万元;1978年、1990年,区内伯阳附近的菜子沟、刘家沟、天水酒厂西南部、北道分路口、社棠大湾里等多处发生泥石流灾害,累计直接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1.2、土地资源贫乏问题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东西长197Km,南北宽122Km,辖区面积14317Km2,现有人口345.6万。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区内耕地面积为586.8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其中山地317.68万亩,川地41.37万亩,人均占有山地和土地面积仅0.92亩和0

8、.92亩,耕地资源相当贫乏。1.3 水资源缺乏问题天水市域内分布的水资源十分贫乏。除地表水集中在河谷盆地区,山区和黄土高原基本没有可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据有关资料,在P=75%时,天水市可利用水资源量为123630万m3/a,其中,地表水可利用资源量为109708万m3/a,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为31945万m3/a。人均占有地下水资源量92.4m3/a,人均占有地下水资源量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1.4 其它自然灾害问题受地理条件制约,区内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该市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惨重的。如1954年、1965年、1972年和1984年发生了多次大洪水,渭河河堤决口,北道

9、区粮食局、百货公司被洪流淹没,北道下游大量农田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1990年8月发生的洪水,使北道第二人民医院、天水市锻压机床厂家属院积水深度达1.5m,经济损失可想而知。二 城市环境问题2.1 水资源、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天水市所辖五县两区的城市均集中分布在河谷盆地区。虽然该区地形平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较山区丰富,但区内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150400人/km2,人均占有可利用资源量十分有限。据有关资料,天水市城区人均占有可耕土地0.10.5亩,人均占有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65m3/a(表1)。因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人均占有率低,仍是天水市城市环境问题之一。表1 天水市县区水

10、资源情况表县 区人口数量(万人)水源地名称可开采资源量 (万m3)人均占有资源量(m3/d)武山县6.5清池峪水源地1.40.22甘谷县8杨赵水源地20.25秦安县6.5叶堡水源地1.650.25清水县3.41.20.35张川县2.881.20.31秦城区34.35银坑水源地12.670.22北道区24.5慕滩水源地2.2 水资源污染问题就天水市市区而言,其城区供水水源地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端,西端的银坑水源地水质没有受到人为污染,但该水源地日供水能力仅占全市供水总量的1/4。主要的供水均依靠位于市区下游的慕滩水源地。该水源地地下水水位埋深不足5m,易遭受人为污染。据统计,天水市年排放工业废水和

11、生活污水1521万m3。这些污水沿渭河径流,渗入慕滩水源地范围内,造成该水源地地下水中NO3、NO2、Pb、Cr、As、COD等指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表2)。随着慕滩水源地开采规模的增大,地下水污染问题将更加严重。表1 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表流域统 计 因 子FeZn酚总硬度CNAsHgPbCrNO3藉河河谷样品数(组)检出率(%)超标率(%) 2424232423241624242481.379.310010039.145.854.254.279.210016.708729.204.2004.237.5渭河河谷样品数(组)检出率(%)超标率(%) 24242424242420242424

12、87.532.591.71005062.5537.541.710016.7091.725041.75008.3生活饮用水标准0.310.0024500.050.010.0010.050.0520三、防治对策城市环境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作好城市环境的防治工作,无疑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规模扩大的必要任务之一。建议采取以下防治对策。3.1系统开展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对滑坡灾害分期分批全面预防、重点治理。泥石流沟谷则以小流域为单位分期治理的措施。防治办法:首先建立群测群防网络和群众性监测系统,按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性,逐步实施加固工程、排导工程。3.2完善污水排放系统,保护城市水资源。

13、尽快完善城市废水处理及污水排放系统,提高废水处理能力和重复利用率,禁止有害废水直接向河流排泄。水源地范围应建立相应的保护区,防治地下水资源污染。3.3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同步进行。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要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采取合理避让,综合治理等措施,使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协调,尽量避免地质灾害给城市建设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也避免从为活动引起地质灾害。3.4制订相关的政策,依法保护城市环境,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1甘肃省计划委员会,未来的甘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2年2刘传正,环境工程地质学导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年3吴玮江、贺斌英,天水市的环境地质问题J.甘肃科学学报2003.8(专辑)联系电话:王善堂 13993872785 邮政地址:天水市北道区花牛路31号 邮编 741020编者的话:我是一名地质工作者,今年准备评职称,希望贵刊能够采纳绌作,并尽快按排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