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5641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临清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1课时教学案 鲁教必修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教案(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包括岩石圈的机构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两个大问题。首先,了解岩石的分类,其次是岩石的成因,第三,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这是本节重点。第四,从“过程”来看,需要把握转化的起点、终点,以及先后顺序,并由此过程形成“循环”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2)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3)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课本插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的位置、范围、结构,提高运用读图观察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能够

2、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三大岩石的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念,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难点: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要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 知识对于实际现象的分析。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

3、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课时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问:地球内部圈层的构成包括那几部分?问:岩石主要包括哪几类?(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导入(新课引入)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宇宙对地球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知道了宇宙环境对于地球的形成和发展来说特别重要,但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地球自身的环境。因此,

4、从本单元开始我们就进入地球本身对做一些微观的了解。(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阅P28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结合2-1-2图)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一、岩石圈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试用资料说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2、阅读P30知识窗,了解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及地壳的元素组成?(根据时间采取课堂还是课后完成)3、试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可分组进行;一组回答,其他组点评;老师可展示其他比较形

5、象、实际的示意图)4、P29“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可能指哪些岩石,这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何联系?完成P31活动1。5、地壳的物质循环对人类活动有何意义?完成P31活动2。承转:读图2-1-6试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多个学生展示)学生先说,然后课件展示知识框架。再次以课件形式对本节课做以总结。(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岩石圈的结构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两部分知识。下一节我们学习内、外力与地表形态。同学们预习下一节所学的基础知识。九、板书设计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岩石圈的结构(二)岩石圈的组成

6、与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组成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十、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把时间尽量多的留给了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就整堂课来看有些内容处理还欠细致,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力求做的更好。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1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二、预习内容一、地球内部

7、圈层 横波:只能通过 1、划分依据:地震波 纵波:能通过 2、圈层结构: 、 、 二、岩石圈 1、结构组成:包括 的全部,软流层以上的 部分2、物质组成: (1)岩浆岩 成因: 代表岩石:喷出岩:如玄武岩;侵入岩:如花岗岩 成因: (2)沉积岩 特征: 、 代表岩石:砂岩、页岩、石灰岩(3)变质岩 成因: 代表岩石: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3、物质循环(1)过程:地球内部的 上升冷却 形成 ;地表岩石在一系列 作用下,形成 ;已经生成的岩石在 的条件下,发生 作用;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 ,又形成新的 。(2)意义: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改变地表的 ,塑造千姿百态的 实现 交换和 传输,改变

8、地表的 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2)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认识岩石圈的范围、结构,掌握地壳的组成;(3)岩石圈的组成物质及物质循环;学习重难点:重点:1、地壳内部物质循环难点: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二、学习过程1、阅P28图,指出岩石圈的范围,并说明岩石圈对人类活动的意义?(结合2-1-2图)承转: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而岩石圈是形成地表形态的基础,因而,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岩石圈的具体情况。一、岩石圈快速阅读一、二两部分内容,试设计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仔细阅读该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试用资料说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差异?2、阅读P30知

9、识窗,了解岩石、矿物与元素的关系及地壳的元素组成?(根据时间采取课堂还是课后完成)3、试绘制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可分组进行;一组回答,其他组点评;老师可展示其他比较形象、实际的示意图)4、P29“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可能指哪些岩石,这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何联系?完成P31活动1。5、地壳的物质循环对人类活动有何意义?完成P31活动2。承转:读图2-1-6试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 三、反思总结外部圈层包括 、 和 内部圈层包括 、 和 岩石圈岩石圈由岩、岩和岩组成范围包括 和 地壳分为 层和 层岩浆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高温熔化

10、地球圈层四、当堂检测1岩石圈的组成部分有()A地壳和地幔 B地壳和上地幔C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D地幔和地核2地壳中含量居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为()A氧、硅、铁B氧、硅、铝C硅、铝、铁D氮、氧、其他3花岗岩是一种()A沉积岩B喷出岩C侵入岩D变质岩4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有四条连线没有画出箭头,请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在图中画出箭头。(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质作用过程分别是:、。(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只填序号)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列岩石中能够找到化石的有()A花岗岩B页岩C板岩D大理岩2下列几组岩石,属于岩浆岩的是()A花岗岩

11、、石灰岩 B大理岩、砾岩C砂岩、页岩、板岩 D玄武岩、花岗岩3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4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5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B地壳的厚度相同 C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密度都相同 D地壳厚度不均且硅铝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6以下各组岩石按成因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花岗岩、砂岩 砾岩、页岩 砂岩、石灰岩 大理岩、板岩 A B C D7、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A. B. C. D.参考答案:当堂检测:1 C2B3C4(1)略(2)侵入、喷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团结成岩风化变质重熔再生变质风化(3)课后练习与提高1、B2D3C 4、A5D6C7、C9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