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56143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地区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第二课.ppt(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辩证法知识结构 辩证法 两大总特征 三大基本规律 联系 发展 质量互变 对立统一 否定之否定 前进性曲折性 矛盾 因果联系 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普遍性 特殊性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存在与性质 内因外因 70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72 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联系的含义 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2 联系的性质 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 条件性 具体性 多样性 1 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主要表现在 第一 任何事物内部各个部分 要素 环节是相互联系的 第二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第三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但是

2、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一定存在着联系 因此 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 3 联系的条件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 也不能任意消灭联系 更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但是 这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因此 我们要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任何事物地与周围其它事物有条件的联系着 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 脱离具体条件孤立地考察事物 一切都无法理解 因此 要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4 联系的多样性 3 联系的意义 事物的联系是纷繁复杂 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3、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 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因此 对各种不同的联系要作具体的分析 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 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 4 基本要求 坚持联系的观点 1 坚持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2 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既全面又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3 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做到既着眼于整体 又重视局部 文理综合辽宁卷第16题 在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中 科学家发现 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 其计算结果却发生很大的不同 在很多其它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现象 对这类现象的研究形成了混沌学 回答16 混沌学深化了哲学因果论和规律

4、论的原理 它更深刻地表明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普遍联系实际上指的是普遍的偶然联系 看似随机 偶然的现象背后是有其规律的 规律是必然联系 因此混沌现象无规律可循A B C D C 广东政治试卷18第题 18 1吨废报纸 850公斤再生纸 少砍17棵树 废报纸的循环再利用与树木 环境 经济 社会的关系表明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A 复杂多样的B 不可捉摸的C 因人而异的D 固定不变的 A 文综全国卷 黑龙江 吉林 广西各省考卷第38题 38 24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 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

5、 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 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 实现了生态农业产业化 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 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 小麦加工成味精 氨基酸 面粉等 对生产废水 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 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 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 将牛肉 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内外 2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 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12分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客观的 小麦 味精 废弃物 饲料 牛羊 市场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 四次加工中的废弃物既有废弃物的特性 同时也有资源的特性 一次循环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成为下一次循环过程的资源 6分 小麦 味精 废弃物 饲料 牛羊 市场的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体

6、现了在正确认识联系的规律性和条件性的前提下 可以改变某些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从而达到目的 6分 文综全国卷 甘肃 四川 云南 陕西 重庆各省考卷第38题 38 32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3年以来 在房地产 汽车 机械等行业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需求旺盛拉动下 国内钢材价格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 民营企业纷纷投资钢铁业 材料二 2003年我国钢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 5亿吨 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 到20仍年底全国至少达到3 3亿吨钢生产能力 有关资料显示 新近投资的钢铁项目中仍有部分是100立方米的小高炉 落后的叠轧薄板生产线 材料三 许多企业涌入钢铁业 不仅出现了一定程度盲目投

7、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而且 造成了我国铁矿 焦炭和电力供应以及运输等支撑条件十分紧张的问题 并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从2004年开始中央决定采取一系列加强宏现调控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等部门 关于制止钢铁 电解铝 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2005年4月1日起中国政府取消对钢坯13 的出口退税政策 3 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企业理性投资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依据 11分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 对钢铁企业来说 它的发展固然受社会需求的刺激与拉动 但同时也受其它社会因素如能源 电力 运输 资金等的

8、制约 企业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关于投资的各种相关因素 才能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对政府采说 要把整个国民经济看成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根据实际条件来制定发展战略 用经济 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协调相关产业的发展 71 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 1 事物的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1 因果联系的含义 在两种现象中 具有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才叫因果联系 2 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 叫做原因 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叫做结果 3 因果联系的特点 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 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4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时间顺序不同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 总是原因在前 结果在后 形成先行后续的顺序

9、 三是地位作用不同 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 原因总是处于 主动 的地位 是引起者 具有 动因 的作用 结果总是处于 被动 地位 是被引起者 具有 结果 的作用 联系 首先 二者互相依存 没有无因之果 也没有无果之因 其次 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 转化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 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 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 反之亦然 另一种情形是 在同一关系中 两种现象互为因果 注意 并非任何一种因果关系都能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只有一部分事物的因果关系才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2 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 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 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10、其次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文综北京卷第35题 35 漫画和成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与图10漫画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语是 A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B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C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D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A 73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 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指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 2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有严格的界限 在同一事物中 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 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 二者不能混淆 三

11、是地位和功能不同 联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二者互相依赖 各以对方存在为前提 整体由部分构成 它只在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 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 二是二者相互影响 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 部分的优劣变化也影响整体 甚至在一定条件下 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三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方法论意义 1 要树立全局观念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 顾全大局 选择最佳方案 以求实现整体或系统的最优目标 由整体的地位 功能决定 2 要搞好局部 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 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由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作用引

12、申的 江苏政治试卷第13题 13 下列说法中 与 牵一发而动全身 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 勿疏小善 方恢大略B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C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D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广东政治试卷第23题 23 改革开放初期 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 但随着时问的推移 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 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 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 没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 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 B D 74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 含义 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 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社会运动

13、 4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 3 特殊形式 相对静止 思考1 为什么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因为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从运动和物质的其它属性的关系看 物质除了运看 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 还有可知性 永恒性 无限性等许多属性 在物质所具有的一切属性当中 运动属性是关于物质存在的属性 如果没有运动 物质都不存在了 那还谈什么其它属性呢 所以 运动这个属性是物质其他属性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 思考2 物质的

14、 根本特性 和 根本属性 有何不同 物质 根本特性 或 唯一特性 的提法 是就世界上物质和意识这两大类现象的区别而言 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的唯一区别在于 物质现象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这里所说的 特性 是指独有的性质 即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区别于意识而为物质所特有的属性 而 根本属性 是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的角度 说明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 是从事物多种运动形式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质和规定 因为世界上的物质形态千差万别 物质的属性也多种多样 每一种物质形态都有许多属性 如质量 能量 导电性等 随着物质形态的变化 物质的具体属性也会发生变化 而物质的 运动 这种属性 同物质的其他具

15、体属性相比 有一个根本的区别 它是世界上一切物质形态共同具有的最普遍 最一般的属性 5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6 正确理解 相对静止 1 含义 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2 情形 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 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 意义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 1 运动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 相对的 2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3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广东大综合卷第36题 36 3分 结合第34 35题的相关内容 简述你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运动观的理解 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34题体现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过

16、程 35题体现了物理 化学的变化过程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34 35题材料表明 无论是无机物 有机物还是生命体 作为物质的具体形态 均处于运动变化过程中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材料表明 世界上的运动都是物质某种具体形态的运动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75 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76 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 基本观点 1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3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 发展是有规律的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2 新事物和旧事物 1 含义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 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 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 判别新旧事物的标准 正确标准 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错误标准 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 以一时力量的强弱 发展速度的快慢 是否成熟和完善 来判断新旧事物 仅从事物的名称 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江苏政治试卷第16题 16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