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5612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城化同步练习7 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城市化第卷(选择题 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决定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是()A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 D医疗水平和控制人口的政策2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一定阶段的() A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B社会农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D社会人口政策水平相适应的3“现代型”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A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4

2、目前人口增长率为负值的大洲是()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5目前世界上的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表是()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6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人口增长呈现() A高增长 B低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7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是()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人口迁移8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增长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B环境污染与人口数量多少呈正相关C人口增长对环境污染无足轻重D环境的污染和恶化肯定是人口增长过快过多造成的 9下列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是()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印度10制约环

3、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C人类的文化水平 D人类的生活消费水平11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现今世界上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B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将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可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D目前的科技水平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后果不堪设想12我国人口承载量的极限值一般认为是() A14亿 B16亿 C18亿 D20亿13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A比现在大 B比现在小得多C和现在一样 D比现在略小14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

4、 A自然环境因素 B自身的生理变化因素C社会环境因素 D遗传因素15形成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是因为环境中缺乏()A硒 B碘 C锌 D钙16属原生环境因素的是()A通讯微波辐射 B食品中的防腐剂C土壤中含硒量过多 D未经处理的垃圾17对环境产生重要的特殊的影响的人口素质是()A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 B人口的劳动素质C人口的身体素质 D人口的竞技水平和消费观念18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环境 B科技知识 C社会制度 D经济形式19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农村到城市

5、的人口迁移20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工业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逐水草而居 B地势平坦C开发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丰富2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A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B国家有计划地迁移C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支援西部建设D四川人口支援南部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22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表现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相同A B C D23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最主要的条件是()A要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人口 B要有一定规模的地域空间C要有一定的进货渠道 D要有便捷的交通24城市功能区是指()A

6、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B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区域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25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A商业区用地 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 D绿化用地26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行政区和文化区 B工业区、行政区和健身区C行政区、住宅区和旅游度假区 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27在市场经济和竞争条件下,城市土地的利用主要取决于()A付出租金的高低 B土地利用价值的大小C各种经济活动的需求 D政府的政策28城市工业企业纷纷向城市市区边缘外移,甚至在市区外围形成一个包围城市的环状区域,这主要是为了()A在城外拓展更大的市场B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C使工人住

7、宅区能与工业企业成为一体D得到面积更大的工业用地29一般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往往形成()A中心无污染工业区 B中心豪华娱乐区C中心商务区 D中心豪华住宅区30合理的城市规划应该是()A能使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得以消费B能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并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C能使交通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各种交通工具畅通无阻D能保证外来人口不再涌入城市,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32集聚性很强的工业是()A重工业 B轻工业 C服务性行业 D零售业33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功能区是()A工业 B商业 C住宅 D公用地34下列区位中,地租较高的是()A城市边缘 B城市中心C

8、市郊 D城市中地势较高的地区35影响城市地域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政治 B气候 C交通 D地形第卷(综合题共75分)一、读表1,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1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年份出生率()死亡率()年份出生率()死亡率()19493.602.0019752.300.7319523.701.7019801.820.6319573.401.0819852.100.6819623.701.0019902.100.6719653.790.9519951.710.6619703.340.7620011.340.641在图2中绘出新中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图2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9、人口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原因是_(选择填空)。A生产力水平仍低,造成人口死亡B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C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全和进步D依靠天然食物维持生存,抵抗灾害能力较差31970年以后,我国人口死亡率稳定在较低水平上,而出生率却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_(选择填空)。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B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极大提高C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控制人口发展的有力措施D全民投身发展经济的结果4我国在控制人口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目前已属于_(选择填空)。A原始型 B传统型C过渡型 D现代型二、阅读表2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表2 20世纪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与GDP占世界

10、比重的变化区域人口占世界百分比GDP占世界百分比1900年2000年1900年2000年亚洲57.460.532.637.4欧洲24.612.042.425.5非洲8.113.03.43.0北美5.05.516.624.6拉丁美洲4.58.54.08.1大洋洲0.40.51.01.411900年,在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中,人均GDP最高的是_,最低的是_。220世纪,人口占世界百分比上升的大洲或地区有_;GDP占世界百分比下降的大洲或地区有_。319952000年,非洲和欧洲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4、0.0,试分别说明非洲和欧洲目前突出的人口问题。非洲:_。欧洲:_。三、读“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