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129556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量专业种植技术就是农业致富的一把金锄头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 一、培时若采用抗寒性差的小麦品种,遇冻害易出现死苗现象。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较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此外,一些晚播弱苗由于自身积累的糖分较少,遇寒害、旱害也容易出现死苗。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等。如夏秋季降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少雨雪、多寒风,会加剧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再如,选种了弱冬性、分蘖节较浅的品种,幼苗受地温影响较大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死苗现象。此外,如果播种过晚、过深或过密,均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特别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不

2、浇冬水,更易导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二、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各地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的适应性,在考虑到其产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抗寒性,所选的品种至少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发,以利幼苗安全越冬。对于晚播麦田的管理应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可进行中耕松土,苗期不宜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影响苗情升级转化。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促进植株生根且多分蘖,育出壮苗。浇冬水不仅有利于越冬保苗,还能减轻早春寒害、旱害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预防小麦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浇冬水要适期,以夜冻昼消、气温在 4时为宜,

3、气温低于 4时进行冬灌易发生冻害。冬灌应视土质、苗情、墒情而灵活掌握。黏土地应适当早浇,避免封冻前水分不能全部下渗而发生凌冻。沙土地应晚浇,部分下湿地、稻茬地或底墒好的麦田可不浇,但对于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必须浇冬水,以粉碎土团,冻死害虫。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促进根系发育。此外,镇压还有提墒、保墒作用。土盖麦,可以加深分蘖节的入土深度和保护近地层的叶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分蘖节处的水分状况,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一般覆土 12 厘米厚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冻保苗效果。覆土的麦田在春季要及时清垄,在气温达 5时将土清出田埂。对于抗寒性差的品种,播种浅且墒情差的麦田应及早盖土。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有效地防止冻害,促进植株生长,从而增加植株分蘖并促使其发育成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盖膜时间以气温降至 3时为宜,盖早了容易徒长,盖晚了叶片易受冻。晚播麦可在播后随即盖膜。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