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5010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17_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二学年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图中山脉的名称是A. 安第斯山B. 阿尔卑斯山C. 横断山脉D. 乌拉尔山2. 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 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 两个大洲的分界线C. 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 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答案】1. D 2. 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根据图示,图中山脉的名称是乌拉尔山脉,为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安第斯山位于北美洲,阿尔卑斯山位于欧洲,横断山脉位于中国境内。故选D项。【2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乌拉尔山脉为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故选B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山脉。点评:

2、本题通过图示考查世界主要山脉的判读,属于基础知识题目。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时注意利用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知识总结】各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紧密相连,成为地球上一块最大的陆地,叫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10000千米。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窄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

3、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的枢纽。白令海峡北美洲和亚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狭窄水道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丹麦海峡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帝汶海、阿拉弗拉海亚洲和大洋州的分界线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

4、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3. 田晓的家乡位于A. 黄淮海平原 B. 东北平原C. 珠江三角洲 D. 渭河平原4. 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3. C 4. C【解析】【3题详解】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田野一望无尽”说明是地形平坦,是平原区。“船”说明该区水运发达,“四月稻秧”主要作物是水稻,黄淮海平原和渭河平原主要的作物是小麦,故排除AD;“采桑”“鱼”说明是

5、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塘边蔗苗”,说明地势低洼积水发展为渔业养殖,适合甘蔗种植表明是热量充足的地区,所以田晓的家乡位于珠江三角洲,C正确。东北平原以种植业为主,且纬度较高,热量不足,适合喜温凉作物,D错误。【4题详解】根据上题判断,田晓家乡位于珠江三角洲,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C正确。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无法满足甘蔗生长,排除A。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热组合条件差,不适合种植水稻,排除B。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岛及台湾南部,这些地区的农业类型均不是桑基鱼塘农业,故D错误。5.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信息

6、,率领探险队乘坐“邓肯号”漂洋过海,到达南美洲37S附近,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读图,回答下题。 “邓肯号”于1864年8月离开英国格拉斯哥,横渡大西洋,绕过麦哲伦海峡此后多天在沿南美南端西海岸(40S以南)北航的过程中,发现沿岸地区的天气和出发地英国相类似。该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提取关键词“南美洲西海岸”“40S以南”,说明该地位于40-60S大陆西岸,“天气和英国相类似”证明该沿岸地区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陆东岸,

7、AC不符;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B错误,故选D。6.下列关于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年降水总量不足2000ramB. 乙地分布在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C. 丙地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丁地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多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判断,甲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总量可超过2000ml,故A错误。乙地全年气温均在0以上,且最冷月在7月份,说明位于南半球;该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分布在3040南纬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B错误。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C正确。丁地

8、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高温出现在7月,位于北半球;全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判读气候类型首先结合气候类型的模式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角度记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其次将地理位置与大气环流因素紧密结合理解不同气候的特征及成因,并进一步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判读气候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气候类型。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 煤炭、天然气、水电 B. 石油、天然气、煤炭C

9、. 天然气、石油、水电 D. 煤炭、石油、天然气8.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 D. 气候类型9.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 B. C. D. 【答案】7. A 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7题详解】从图上可以看出,线路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的是

10、火电;线路是属于西气东输,向东输送的是天然气。输送线路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是红水河一带的水电。【8题详解】西气东输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市场,,而市场较大的是城市,所以C正确。【9题详解】西气东输是我国规划的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减缓中东部地区城市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中东部城市能源结构,使西部地区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促进中西部地区综合利用天然气,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 我国实施南水北调

11、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B. 华北地区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资源富余C. 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北移D. 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11.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产生的影响是()A. 减轻汉江下游泥沙淤积B. 增大华北地区江河的泄洪压力C. 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用水紧张问题D. 为沿线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答案】10. B 11. D【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盈余,而北方水资源不足,所以进行南水北调。【11题详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为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为沿线大中城市及首都北京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

12、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C错误,D正确;南水北调主要是缓解北方缺水,不会增大北方江河的泄洪压力,B错误;中线工程主要从丹江口水库提水,对汉江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影响不大,A错误。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下图示意“疆电外送”工程线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新疆发展“疆电外送”的不利条件是A. 能源不足 B. 国内市场小 C. 交通不便 D. 水资源不足13. “疆电外送”A. 缓解了新疆的能源紧张B. 准东至四川段建设难度要比哈密至郑州段小C. 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D.

13、 三线皆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新疆有丰富的煤炭和风能,不存在能源不足的问题,故A错;“疆电外送”的目的地是电力紧缺区,能源需求量大,故国内市场广阔,故B错;“疆电外送”采用高压输电网络,与交通条件关系不大,故C错;将煤炭转化为电能需大量水源,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其不利条件,故D错。【13题详解】注意审题:新疆能源资源丰富,是能源输出,故A错;准东至四川段经过青藏高原,建设难度大,故B错;“疆电外送”缓解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能够把新疆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故C对;三线中准东至四川段和哈密至重庆段均不经过我

14、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故D错。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4. 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C. 环境污染 D. 湿地破坏15.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 退耕还林还草 B. 修建水电站C. 增加灌溉面积 D. 大力发展耕作业【答案】14. B 15. A【解析】试题分析:【14题详解】读图,图示区域主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B对。水土流失问题主要在湿润地区,A错。西北地区工业水平低,环境污染不是主要问题,C错。湿地破坏问题主要在湿润区,D错。【15题详解】治理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A对。干旱区水资源少,不适宜修建水电站,B错。增加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耕作业会加重该问题,C.D错。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大东湖水系;武湖水系;府河水系;后官湖水系;青菱湖水系;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16. 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A. 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 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C. 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17. 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环境调节径流,减少洪灾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土地后备资源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