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4995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12 C.l 35.5 NA. 23 N 14一、单选题(18道题,每题3分,共54分)1.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 N2B. COC. NO2、 H2SD. SO2【答案】A【解析】【详解】AN2不是污染物,选项A符合;BCO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为污染物,选项B不符合;CNO2、 H2S都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为污染物,选项C不符合;DSO2是有害气体,对人体有害,为污染物,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2.下列元素不属于短周期

2、元素的是 ( )A. 氧B. 氯C. 铁D. 氖【答案】C【解析】【详解】A氧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A不选;B氯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B不选;C铁位于第四周期族,为长周期元素,选项C选;D氖元素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短周期元素,选项D不选;答案选C。3.下列物质既属于纯净物又能净水的是( )A. 氯水B. 明矾C. 氢氧化铁胶体D. 水玻璃【答案】B【解析】【详解】A氯水含有盐酸、次氯酸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B明矾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净水,选项B正确;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混合物,选项C错误;D水

3、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B。4.下列物质用作制取光导纤维的原料的是 ( )A. 单质硅B. 二氧化硅C. 硅酸钠D. 镁铝合金【答案】B【解析】【详解】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因为二氧化硅能够透光,且折射率合适,能够发生全反射,且二氧化硅储量丰富,成本较低廉。答案选B。5.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 氨气B. 二氧化硫C. 氯气D. 氧气【答案】D【解析】【详解】气体收集分为排水法和排空气法,能用排水收集法收集的气体,说明气体难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只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不选;B、二氧化硫溶于水且

4、与水发生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B不选;C、氯气可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不选;D、氧气在水中溶解度减小,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选;答案选D。6.下列酸在与金属发生反应时,其中S或N元素的化合价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稀硫酸B. 稀硝酸C. 浓硫酸D. 浓硝酸【答案】A【解析】A、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氢离子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S元素价态不变,故A正确;B、稀硝酸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N元素被还原,故B错误;C、浓硫酸是氧化性酸,加热与金属反应时,硫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S元素被还原,故C错误;D、浓硝酸

5、为氧化性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根显示氧化性,氧化金属,N元素被还原,故D错误;【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硫酸的性质,注意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的区别,难度不大7.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漂白剂的是A. SO2B. Ca(ClO)2C. NaClOD. H2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漂白剂有三种:(1)结合性:跟有色物质简单结合,如SO2;(2)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强氧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如氯气、次氯酸盐、臭氧、过氧化氢等;(3)吸附性:活性炭;硫酸虽然具有强氧化性但具有脱水性,使有色物质变黑,故D选项错误。考点:考查漂白剂的漂白的原理。8. 不法分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方法中,能有

6、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A. 观察颜色B. 查看图案C. 用手掂量轻重D. 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答案】D【解析】即然为假金币,当然通过观察颜色、查看图案、用手掂量轻重,都不能鉴别;只能通过加入硝酸,硝酸能溶解铜锌合金,不能溶解真金。9.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消耗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B. 1:6C. 2:3D. 3:1【答案】D【解析】【详解】相同质量的两份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设Al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

7、2+3H2可知,2molAl与足量酸、碱消耗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mol:2mol=3:1。答案选D。10.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Na2O2 中阴阳离子数之和为4NA.B. 0.3 mol NH3 中所含质子数为3NA.C. 2 mol Na2SO4 含有分子数为2NA.D. 0.2 mol/L HNO3 中所含离子数为0.4NA.【答案】B【解析】【详解】A、1 mol Na2O2晶体中含有2mol钠离子和1mol过氧根离子,共含有阴阳离子总数3NA,选项A错误;B、每个NH3 中含有10个质子, 0.3 mol NH3 中所含

8、质子数为3NA.,选项B正确;C、 Na2SO4由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 不含分子,选项C错误;.D、没有给定体积,无法计算离子数目,选项D错误。答案选B。11.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溶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 )A. 有漂白性B. 溶于水后溶液显酸性C. 有氧化性D. 有还原性【答案】B【解析】【详解】因二氧化硫不能使指示剂褪色,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碱性的物质,红色褪去,说明溶液中已存在没有碱性的物质,是由于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可将碱性物质中和。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等,易错点为褪色不一定是

9、因为漂白性所致。12.要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可行的方法是A. 滴入KSCN溶液B. 通入氯气C. 加入适量铜粉并过滤D. 加入适量铁粉并过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硫氰化钾溶液用于检验Fe3+,FeCl3+3KSCNFe(SCN)3+3KCl,引入了新杂质,A错误;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B错误;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引入了新杂质,C错误;铁与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过量的铁粉过滤除去,D正确。考点:物质的提纯点评:除杂质时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把主要成分除去,同时生成的物质要便于分离,如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等。1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10、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l-离子B.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离子C. 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u2+离子D. 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产生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可能有CO32-离子【答案】A【解析】【详解】A、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碳酸银等,不能确定是否含氯离子,检验氯离子,应先加硝酸,再加硝酸银,选项A不正确;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离子,选项B正确;C、某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铜,原溶液中有C

11、u2+,选项C正确;D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固体可能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选项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常见阴阳离子的检验,难度不大,注意离子的检验方法和反应现象判断,关键是注意干扰离子的作用和检验时现象排除。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钠与冷水反应 Na+ 2H2O = Na+ +2OH- +H2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 2OH-= AlO2- + H2C. 金属铜溶于稀硝酸酸中 3Cu + 8H+ + 2NO3- = 3Cu2+ + 2NO+4 H2OD. 铁与稀盐酸反应 Fe + 6H+ = Fe3+ + 3H2【

12、答案】C【解析】【详解】A. 钠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注意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2O = 2Na+ +2OH- +H2,选项A错误;B. 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注意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2O = 2AlO2- + 3H2,选项B错误;C. 金属铜溶于稀硝酸酸中,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符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 + 8H+ + 2NO3- =3Cu2+ + 2NO+4H2O,选项C正确;D.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 2H+

13、 = Fe2+ +H2,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易错点为选项C,注意电荷守恒及明确生成物为NO还是NO2。15.当不慎有大量氯气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可以用浸某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合适的溶质是( )A. NaOHB. NaClC. NaHCO3D. 氨水【答案】C【解析】【分析】氯气有毒,可与碱溶液反应,则防止氯气中毒可用碱性较弱的溶液吸收,注意碱性太强时,其腐蚀性强,以此来解答。【详解】A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选项A错误

14、;BNaCl不与氯气反应,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选项B错误;CNaHCO3溶液显碱性,碱性较弱,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选项C正确;D氨气本身具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氨水吸收氯气,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及防止氯气中毒,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把握氯气与碱反应及物质的腐蚀性,题目难度不大。16.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 )A. 铜和浓硝酸反应B. 氧化铜和硝酸反应C. 铜和稀硝酸反应

15、D. 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铜和浓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4HNO3 (浓)=Cu(NO3)2 +2NO2 +2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二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选项A错误;B、铜和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3 =3Cu(NO3)2 +2NO+ 4H2O,该反应中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所以对环境有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且硝酸的利用率不高,选项B错误;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O+2HNO3 = Cu(NO3)2+H2O,没有污染物,且硝酸的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和“降低成本”理念,选项C正确;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方程式为:CuCl2 +2AgNO3 =2AgCl+Cu(NO3)2 ,该反应虽有硝酸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