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4395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文科综合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目标 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

2、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

3、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1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

4、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4)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2大气(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对流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3)大气降水降水的时间变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4)天气、气候与人类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

5、防御。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5)气压、气温、降水等值线图、柱状图等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3海洋(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海洋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3)海洋环境保护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4陆地(1)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变动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

6、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5地图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2)工业工业

7、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2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再生产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市。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聚落的形成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发展。(2)城市的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8、。(3)城市化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4)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城市的合理规划。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2)交通运输和通信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3)商业贸易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5文化景观(1)文

9、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6旅游活动与环境(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2)地理环境与旅游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7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3)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

10、径。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防治。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1.世界地理概况(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2世界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第四

11、部分 中国地理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2中国的民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3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4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

12、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6中国的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7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8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9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10青藏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13、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3题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