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953486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海县六校联动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 说明:本试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为100分。请同学们将试题答案写道答题纸上,写在其他地方的,答题无效。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2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

2、隔声板3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42020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 (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5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

3、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ABCD6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8的是 ( )7小王和小李去看医生,医生先测出小王体温38.2,后测出小李体温38.5,没有甩就将体温计放到旁边,小王才学温度计,趁医生询问小李时直接将体温计放到腋下测自己的体温,他测出来的自己的体温是 ( )A38.2 B38.5 C76.7 D都有可能8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的消毒方法是 (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C用清水冲洗 D用医用酒精擦拭9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

4、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10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他的依据是(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 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11、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成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因为 ( )A、增强声音的响度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减弱声音的反射 D、装饰得美观1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 ( )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本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

5、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14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5如图所示,将手机置于封闭的玻璃罩内,把罩内的空气用抽气机抽走,使之成为真空,再拨打手机号码,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示有来电,但是却听不到提示音,这说明 17题16题15题16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17

6、温度一定时,不同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如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选填“响度”、“音调”、“音色”)。18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19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

7、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20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如图为体温表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分度值是 21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如图中的 。21题23题22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23如图所示,游泳后上岸会感到冷,是因为_。在珠穆朗玛峰上,水沸腾时的温度只有72,是因为高山上的_低,

8、所以水的沸点低。24、C调中1的频率为300Hz,小提琴发这个音时,琴弦每秒钟振动 次;如果琴弦每秒振动500次,那么此琴弦发声的音调更 (填“高”或“低”)25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 搬运到冰箱外边。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_,又容易_的物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工作时,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蒸气变成液体并_(“吸热”或“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_(“吸热”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气又被压缩机抽走,

9、压入冷凝器,再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出来的热放出。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三、解答题(每空两分,共48分)26下面是一组有关声的实验,请正确作答如图甲,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该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的抽出,声音逐渐 ,若瓶内已抽成真空,将听不到声音,说明: 如图丙,小明有节奏地敲击鼓面,鼓面发出低沉的咚咚声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听到的声音变大,同时看到小纸片跳动的幅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表明鼓面振动的 越

10、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如图丁,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的频率逐渐变 (填:高或低),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渐变低,这表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27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1、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28小敏想将棉花、硬纸板、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装入鞋盒,以比较它们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能找到的可作为声源的器材有:音叉、手机。(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2)小敏调整好声源的音量后,将其放在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她设想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A: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方案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29、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A如果把八只同样

12、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 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B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此地多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1)请你将上面短文A 、B 中 和 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