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3482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命题人 王水娥 审题人 师奇铭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2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 A春小麦、油菜、大豆 B玉米、春小麦、棉花C玉米、春小麦、大豆 D春小麦、大豆、棉花3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 C降水 D建筑材料4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

2、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需求5你认为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A焚烧 B卫生填埋 C作为造纸原料 D出口6左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B硫磺C煤 D铜矿7关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810题。8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有关汽 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

3、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9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10进入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技投入读我国某区域沙漠沙地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11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12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

4、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年降水量 海拔高度 荒漠化程度 人口密度 A B C D13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14上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是 A B C D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做1517题。15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山东丘陵 D黄土高原 16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A青稞和油菜 B水稻和柑橘 C大豆和甜菜 D小麦和棉花17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 A

5、红壤的改良 B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沼泽的开垦 D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城市森林是指生长在城市地域范围内,对所在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的林地及相关植被,它具有一定的规模,以林木为主体,是各种类型的森林作物、栽培作物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据此做题。1819题 18城市森林具有巨大的经济生产功能,其中最主要的经济功能是 A提供直接有形的林产品 B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 C防风固沙 D为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提供康乐游憩的环境和场所19.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A.针叶树

6、B落叶阔叶树 C灌木 D常绿阔叶树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021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2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2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

7、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控制草场载畜量,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 22关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浙江温州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B苏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境贸易的发展 C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推进动力是外资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D东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23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发展基塘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B广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机械化水平高24基塘生产特色的形成,充分利用了下列哪些区位因素A水热资源 B地形低洼 C市场 D政策25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

8、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有利影响是A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B延长产业升级时间C转移、扩散污染 D增加就业机会26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A开采成本低 B燃烧效率高 C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27目前,人们开发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大陆坡 B大陆架 C陆地沉积盆地 D深海底28能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A有充足、高素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良好C同类企业在当地已达到一定的规模和实力D人多地少、土地租金高29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少有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降水D土壤30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分别为 A油菜 B甘蔗 C花生 D甜菜三、综合题

9、(共计80分。)31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写出A、B两区域的分界线: ;(2)根据C的描述,归纳该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3)参照C的描述,完成D、E的注释。32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1分)(1)图中山脉是我国多种地理事物的界线,比较山脉两侧地理事物的差异,完成下表。 地理事物1 地理事物2 地理事物3 A B(2)A省 资源丰富,该资源外运的措施有 。(3)A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产生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4)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 。(5)图中两项工程比较,工程的有利条件是 ,工程的起点是 。33读下列资料,回

10、答相关问题。(15分)资料一:西气东输工程已全线贯通,上海市市民用上了来自4000千米以外的天然气。西电东送工程使去年广东因为增配了相当于一个多广州市的用电量,限电拉闸大大减少。资料二:我国部分能源调配线路图资料三:我国两个三角洲图(1)我国能源的空间分布具有_特点,能源消费具有_特点,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甲、乙、丙三条能源配送线路中,分别送至丁、戊地区的线路是_、_。(2)填出经济特区名称:E_,F_。(3)我国已建有两座核电站,位于丁地区的是_核电站,位于戊地区的是_核电站。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_。(4)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

11、口电站”主要适用于()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三条线路均宜(5)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34读下图和有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分) 材料一 2003年12月15日长沙日报称:据央视报道,日前,国家正式启动了“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 材料二 2003年12月16日浙江日报报道:“我省农民纷纷到东北建粮仓。北上种粮、省内销售已成为我省粮食生产一个新特点。” C(1)国家振兴东北的100个项目,多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优势产业上,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优势产业的是 ( ) A机械制造业 B原材料加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农产品加工业(2)图中甲为 平原,近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试分析其主要原因。(3)浙江省农民为什么到东北种粮?35读“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 (19分)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