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3148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8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毕业设计煤矿大专毕业论文(图纸QQ联系)(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开采08级本(专)科生毕业设计1采煤工作面概况1.1位置1.1.1地面:4305综放工作面东南部为工业广场,西南部为里沟村,北部为柳村砖厂,南部为窑沟村。1.1.2井下:4305综放工作面东部为2101巷及2102大巷,南部为2303工作面正在回采,西部、北部尚未布置工作面。1.1.3 回采对地面的影响:无1.2工作面要素(1)工作面倾斜长:180米。(中中)(2)工作面总厚度:4.65.2米,平均厚度4.85米(底部机采高为2.8米,放顶煤高度为2.05米)(3)工作面走向长:769.9米。(中停)(4)循环进度:0.6米。(5)煤层倾角:110度(平均4度)

2、。1.3工作面开采程序及所开采煤层层号、采高、循环进度、作业方式和可采储量及日产量、回采率工作面开采程序为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开采煤层为3#煤层,机采采高2.8m,放顶煤厚度为2.05m,作业方式为正规循环作业,生产班每班进4循环,检修班每班进1循环,日进9循环,循环进度为0.6m。工业储量932072.2吨,可采储量为792261.4吨,综合回采率为85%。(1)循环产量:Q=工作面长度循环进尺平均高度煤体容重综合回采率=LBHYr=176.30.6 4.851.4385% =620.41(吨)(2)日产量= Q日循环数= 620.419= 5583.67(吨)(3)月产量= 5583.673

3、0=167510.22(吨)2采煤工作面地质情况2.1 盖山厚度:252-383米2.2 煤层构造特征:层理、节理、裂隙、夹矸、硬度、倾角、 容重等。 本工作面煤层为黑色块状、平坦断口、亮煤为主、半光亮型;煤质为黑色,玻璃光泽,性脆,低硫,发热量较高的优质无烟煤;煤层底板标高615-639米,地面标高891998米,煤层总厚度4.65.2米,工作面煤厚平均4.85米,煤层倾角110度(平均4度);普氏硬度系数:一般夹矸为13,煤层12,直接顶2.23.9,直接底1.23;该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变异系数为18.3%,可采指数为1.0,煤层容重为1.43t/m3。2.3 顶板岩石构造特征:顶板构造

4、的性质、层理、破碎程度、伪顶、直接顶、老顶等情况。 老顶:为细粒砂岩,灰色黑色长石为主,泥质胶结,下部有0.63米细粒砂岩。平均厚度1.36米。直接顶:为中粒砂岩,平均厚度为7.23米,黑灰色,石英为主,中厚层状局部夹细粒砂岩,泥岩中部岩心破碎,裂隙发育。伪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0.10米。黑色,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2.4 底板岩石构造特征:底板构造的性质、岩性、起降现象。 直接底:为泥岩,平均厚度为0.50米。黑色,夹薄状,夹粉砂岩,水平层理发育。 老底;为砂质泥岩,黑色,夹纹层状泥质粉砂岩及泥岩,平均厚度为1.05米。2.5 地质构造情况:断层、顶压区,无炭柱、冲刷带、向背斜构造等。

5、该工作面整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局部有起伏,掘进中局部顶板节劈理发育,煤体疏松破碎;工作面无断层、顶压区,无炭柱、冲刷带、向背斜构造等。2.6 煤层厚度工作面煤层厚4.6-5.2米,平均厚度4.85米,机采高度平均为2.8米,放顶煤高度为2.05米。2.7 水文情况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其主要充水因素为:1、上覆岩层中含水层含水,其中上覆k8、k10砂岩含水层影响较大。2、大气降水:预计工作面最大涌上水量110mh,正常涌水量40mh。3、防治水措施严格执行4305综放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综采一队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认真执行,加强排水,确保回采安全。.8其它地质情况1、根据矿井瓦斯鉴定及工作

6、面瓦斯检测结果,预计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3.38m3min,属低瓦斯工作面。2、煤层挥发指数为10.9,火焰长度为5mm,有煤尘爆炸危险。3、煤层自燃性:煤层不易自燃.4、二氧化碳:预计工作面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52.25mmin。5、地温:12-166、地压:6.39.6Mpa3采煤方法及巷道布置3.1采煤方法本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全部垮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方法。3.2 工作面设备配备MG250/600WD1/1140V型 采煤机1台 SGZ764/2315/1140V型 工作面溜子2部 ZFP5200-17/32型 工作面液压支架112架ZPT5800-19/37型

7、排头(排尾)架6架 SZZ-1000/400/1140V型 转载机1部 PCM3000/1140V型 破碎机1台 DSJ120/180/2200/660V型 皮带机1部 WRB-200/31.5A/1140V 乳化液泵2台 PB-320/6.3型 喷雾泵2台 RX200/31.5(A) 乳化液箱1台 KBSGZY-1000 KVA-6/0.69KV 移变1台KBSGZY-1250KVA-6/1.2KV 移变2台3.2巷道布置本工作面采用三巷布置,其中2207巷与工作面切眼相连,供进风、运煤、供电、供液、供水用;2208巷与工作面切眼相连,供运料、供进风用;泄水巷供回风、排水用。工作面顺槽、泄水

8、巷及切眼均沿煤层底板掘进。3.3回采工艺过程回采工艺:破煤落煤装煤运煤顶板支护采空区处理。回采工序:割煤拉架推前部溜放顶煤、清煤拉后部溜。3.4主要工序介绍3.4.1割煤:割煤使用MG250/600WD1型双滚筒采煤机。割煤方式:双向割煤,截深0.6米。进刀方式:端头斜切进刀,进刀距离不少于30米。右端头斜切进刀A机组割透右端头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的煤台阶。然后沿溜子弯曲段,机组逐渐斜切进入煤壁,当机组两个滚筒截深全部达到0.6米,顺次拉架,推移前部溜,停机。B推移前部溜子机尾,依次拉排尾架,拉后部溜子机尾。C对调上、下滚筒,返刀割三角煤,机组割透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煤

9、台阶,然后返空刀,顺次拉架,停机。D推移前部溜机尾,依次拉排尾架,拉后部溜机尾,至此,进刀完毕,之后,正常割煤。左端头斜切进刀A机组割透左端头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的煤台阶,然后沿溜子弯曲段,机组逐渐斜切进入煤壁,当机组两个滚筒截深全部达到0.6米,顺次拉架,推移前部溜,停机。B推移前部溜机头,依次拉排头架,拉后部溜机头,拉转载机。C对调上、下滚筒,返刀割三角煤,机组割透煤壁后,对调上、下滚筒,割掉该处煤台阶,然后返空刀,顺次拉架,停机。D推移前部溜机头,依次拉排头架,拉后部溜机头,拉转载机,至此进刀完毕之后,正常割煤。3.4.2拉架割煤后,距机组后滚筒23架进行拉架,操作方式为本架

10、操作,顺序追机拉架,拉架步距为0.6米;拉架时前后5米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作业。质量标准:支架拉过后必须成一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50mm。架间距要均匀,偏差不超过100mm。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70,支架歪斜5,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错差(错差不超过支架侧护板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架间空隙不大于200mm;大于200mm时,打出侧护板,必要时,在架间超宽处架板梁,并在板梁下打单体柱,打好的单体柱用麻绳拴紧,麻绳一端拴于单体柱手把,另一端拴于支架上合适位置,打好的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50KN。如果顶板压力过大或有冒顶危险时,应及时追机拉架,以防顶板冒落;如移架中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

11、时,及时拉过超前架并打出护帮板;移架时要保证支架移到位,梁端距依据采高变化保持在340mm以内;移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如发生咬架等现象,需在移架过程中及时调整;工作面发生倒架则另外制定措施。3.4.3推前部溜滞后机组后滚筒6架即可推前部溜,顺序追机推溜,推溜步距为0.6米,推溜时,必须保证工作面溜子能正常运行,严禁出现急弯,溜子水平弯曲度不准超过3度,垂直弯曲度不准超过1度,除进刀所需外,其它地段严禁出现弯曲。若推溜困难时,严禁强推硬过,必须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推溜,溜子弯曲段不小于10个支架。刮板输送机在推移后必须保证成一直线,保证刮板输送机平直,不得出现飘溜、凹溜和局部起伏过大等现象;刮

12、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推进度保持一致,即推移步距为0.6m,以确保截深、产量和工程质量。3.4.4放顶煤放顶煤滞后拉架工5架,放顶煤前要先调整后部溜,使溜子处于有利于放煤的运输状态,排头3架,排尾3架不放顶煤。初次放顶煤:在支架推出切眼三个循环后开始放顶煤,若放顶煤困难,等初次来压后再放煤。正常放顶煤:采煤机每割一刀煤放顶煤一次。放煤顺序:放煤顺序采用单轮间隔放煤,由两人同时操作,两人间隔距离不小于五个支架,依次间隔顺序放煤,每架放煤都要均匀放出,放煤时出现矸石就立即关闭放煤口,停止放煤;放煤过程,必须使用架间后溜放煤喷雾,以降低粉尘浓度。末采放顶煤:工作面在距停采线15米时停止放顶煤。3.4.

13、5清煤清煤与放顶煤同步进行,清理后的工作面2m2范围内的浮煤厚度不得超过30mm。清煤人员必须面向机尾,时刻注意溜子、顶板、煤帮的变化情况,以防发生意外事故。3.4.6拉后部溜拉后部溜滞后放顶煤46架,在后溜拉不到支架尾梁下方,而被甩入老塘时,应及时停止割煤,先把后溜拉到支架尾梁下方,才允许割煤、拉架,拉后部溜步距为0.6m。4 顶板管理4.1工作面支护设计由综采生产管理手册得知,支架应能承受8倍采高的顶板岩石重量。 根据综采生产管理手册规定,支护强度计算方式:9.810_6 式中:P-支护强度,MPa M-实际采高, 取工作面平均采高2.8米(由于工作面采高偏差为100mm。所以计算时采高按

14、最大值2.9m计算). r-岩石容重,取2.5t/m3 P8Mr9.8106 82.92.5109.8106 0.5488(MPa) 支架的工作阻力计算方式: Q8MFr9.8106 式中:Q-支架工作阻力,KN F-支架的支护面积,米 Mr意义,单位同支护强度计算 L大L5.101.507.65(米) 式中:L大-表示工作面支架最大控顶距,最大控顶距 5.10米 L-支架宽度1.5米 根据以上选取及计算数据,工作面支架额定工作阻力可能为: Q8MFr9.810-6 82.97.652.5109.810-6 4198.32(KN) 支架的初撑力计算 根据综采生产管理手册规定,直接顶顶板中等稳定时,初撑力一般应为工作阻力的70%80%,本规程选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