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2952376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拉萨那曲二高2020高二化学期末考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O-16 Na-23 Al-27 Cu-64 Zn-65第卷(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右图是反应CO(g)+2H2(g) CH3OH(g)进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使用催化剂后反应热减小C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510kJmol-1D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

2、化2一定温度下,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2O5(g)4NO2(g) + O2(g)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B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 = 0.1 mol(Ls)-1C10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D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3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 (如图)。这种一面镀锌、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超薄电池在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后,变成一张可任意裁剪大小的“电纸”,厚度仅为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

3、成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锌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发生了氧化反应C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MnO2 +2H2O+2e-= 2MnO(OH)+2OH-D当有0.1mol锌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数为1.20410234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T2B加入BaCl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C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Da点和b点的Ksp相等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H2(g)+I2(g)2H

4、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BH2、I2、HI的分子数之比为1:1:2 C单位时间生成n mol H2,同时消耗2n mol HI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LiFePO4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奥运会绿色能源的新宠。已知该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正极:FePO4Lie=LiFePO4,负极:Lie=L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的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B充电时动力电池上标注“”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C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D放电时,在正极上是Li得电子被还原7如图是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装

5、置中出口处的物质是氯气,出口处的物质是氢气B该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通过,不能让阴离子通过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Cl2H2D该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8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D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第卷(60分)二、非选择题:9(15分)(1)依据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甲所示。电极X的材料是 ;Y溶液可以是 ;银电极

6、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盛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一端扩散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2)金属腐蚀一般可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可以采用电化学手段进行防腐。炒菜的铁锅未及时清洗容易生锈。写出铁锅生锈过程的正极反应式 。为了减缓某水库铁闸门被腐蚀的速率,可以采用下图乙所示的方案,其中焊接在铁闸门上的固体材料R可以采用 (填写字母序号)。A铜 B钠 C锌D石墨图丙所示方案也可以减缓铁闸门的腐蚀速率,则铁闸门应连接直流电源的 极。(3)蓄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电、放电的装置。有一种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是:NiO2 + Fe + 2H2OFe(OH)2

7、 + Ni(OH)2。 若此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某一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序号)。ANiO2 BFe CFe(OH)2 DNi(OH)2 该电池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不变) 充电时该电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10(14分)已知: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用粗氧化铜(CuO中含少量Fe)制取CuCl2溶液过程如下:取一定量的粗CuO,加入过量浓盐酸,加热并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的pH为1。向滤液中通入Cl2,搅拌。向中加入适量物质A,微热,搅拌,调整溶液的pH,过滤。把所得滤液浓缩。(1)中加热并搅拌的目的是 。(2)中

8、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中的物质A可能是 ;调整的PH范围是 ;过滤后滤渣的成分是 。(4)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中如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11(16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工业上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I: CO(g)2H2(g)CH3OH(g) H1反应II: CO2(g)3H2(g)CH3OH(g) + H2O(g) H2(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I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300350K2.040.250.012由表中数据判断H1 0 (填“”、“”或“”)。某温度下,将2 mol CO和6 mol H2充入2

9、 L的密闭容器中,5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CO)0.2 molL,则用H2表示的5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H2)= molL-1min-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2)一定条件下,将1 mol CO与 3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CO转化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恒容条件下充入He D再充入适量的 H2(3)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实验编号温度()n(CO)/n(H2)压强(MP

10、a)1a1/20.22200b533501/20.2A则上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_、b=_。B根据反应I的特点,左下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2MPa和5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y=_MPa。(4)上述反应中需要用到H2做反应物,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常用的制氢方法。已知:CH4(g) + H2O(g) = CO(g) + 3H2(g) H = +206.2 kJmol-1CH4(g) + CO2(g) = 2CO(g) + 2H2(g) H = +247.4 kJmol-1则CH4和H2O(g)反应生成CO2和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2(15分)常温下,

11、现有氨水和盐酸两溶液。回答以下问题:(1)若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此时溶液中 。(增大、减小、不变)(2)若向该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该电离平衡向 方向移动(分子化、离子化),电离平衡常数 。(增大、减小或不变)(3)0.2 mol/L氨水和0.2 mol/L 盐酸溶液与等体积混合,溶液呈 性 (酸、碱、中) ;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混合液中,c(NH4+)c(NH3H2O)= mol/L。(忽略体积变化)。请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4)用0.1000mol/L 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序号0.100mol/L HC

12、l溶液体积/mL待测NaOH溶液体积/mL127.8325.00226.5325.00327.8525.00该滴定可以使用的指示剂是 ;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化学参考答案1-10:DACD,ABCB9(15分)(1)Cu(1分);AgNO3(1分);AgeAg(2分);Cl-(1分)(2)O22H2O4e=4OH(2分);C(2分);负(1分);(3)A(2分);增大(1分);Ni(OH)2-2e-+2OH-=NiO2+2H2O(2分)10.(14分)(1)加快反应速率,是反应充分。(2分)(2)2Fe2+Cl2=2Fe3+2Cl-(2分)(3)CuO(2分);4-5(2分);Fe(OH)3(2分)。(4)(2分)(5)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央,待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相比。(2分)11(16分)(1)(2分);0.32(2分);2.04(2分);250(1分)。(2)BD(2分);(3)200(2分);1/2(2分);5(1分)。(4)CH4(g) + 2H2O(g) = CO2(g) + 4H2(g) H = +165 kJmol-1(2分)12.(15分)(1)减小(1分);(2)分子化(1分);不变(1分)。(3)酸(1分);NH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