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2952151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2020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模拟卷(四)(无答案)第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2.秦朝三公九卿制中的丞相的主要职责是()A.任命郡守和县令B.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C.代表皇帝监察百官D.管理全国军政事务3.如图是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图中所示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 D.东汉4.中国被古代西方国家誉为“丝国”或“瓷国”。下列对“丝国”和“瓷国”的理解,

2、最准确的是()A.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产量最大B.中国是丝绸和瓷器的原产地C.丝绸和瓷器都仅出产于中国D.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最精美5.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表,判断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核心素养内涵唯物史观要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时空观念要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史料实证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C.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

3、应用于战争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6.毛主席在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A.唐诗和离骚B.国风和离骚C.楚辞和汉赋 D.国风和汉赋7.据图信息判断,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A.维新派力量薄弱B.减少变革的阻力C.为变法寻找依据D.封建观念的影响9.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指的是()A.中国同盟会的建

4、立B.辛亥革命的爆发C.中华民国的成立D.宣统皇帝正式下诏退位10.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内容。与后者相比,前者更具有时代进步性,这主要表现在其()A.变革封建土地制度B.反对外国殖民侵略C.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D.促进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11.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提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这体现了()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科学,反对愚昧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2.下列诗句中,对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的形容,恰当的是()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

5、.无可奈何花落去1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起点分别是()A.1912年1919年B.1919年1949年C.1921年1945年D.1921年1949年1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已成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B.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C.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D.长征精神、井冈

6、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15.1940年,中国军队在华北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是()A.百团大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17.1954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该“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1964年10月16日,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

7、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当时中国研制成功的“核武器”是()A.导弹 B.氢弹C.人造地球卫星D.原子弹19.既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在改革开放时期被设立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福州B.宁波C.厦门D.上海20.下列有关中美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美国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B.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雅典在政治领域对西方社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代议制度B.城邦制度C.民主政治D.法律体系22.古希腊学者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

8、慧,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天赋人权C.美德即知识 D.生而平等23.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权力,限制了王权,这标志着英国()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形成了责任内阁制C.出现了两党制 D.确立了共和制24.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下列选项最能为此佐证的是()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B.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D.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25.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共产党宣言否定了资本主义在人

9、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B.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26.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27.刺激消费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下列措施中,与此目的直接相关的是()A.以工代赈B.开展“蓝鹰运动”C.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28.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牛顿经典力学 B.普朗克量子论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D.爱因斯坦相对论29.“作品

10、痛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罪恶,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该作品是()A.红与黑B.人间喜剧C.唐璜 D.战争与和平30.自1981年,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为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康有为拟免跪拜诏艺祖(

11、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唐朝、明朝三个朝代相权与君权的变化,并概括其趋势。(6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赵翼军机处材料二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它

12、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涉及的机构是什么?此机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此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请运用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等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指出材料二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属

13、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领域表现交通工具马车、人力车、电车、汽车、轮船和通信工具邮政通信、电话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近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材料三(1)请你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

14、识,指出新式交通的出现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3)材料三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提出以下主张: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春秋“仁者爱人”“为政以德”“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战国孟子“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汉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代朱熹“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明末清初黄宗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填写出表格中序号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