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2952086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8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酒店企业文化手册(P)(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大酒店企业文化手册序 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标志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8年初,我们XXX大酒店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功。企业文化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作为一种价值观念,一种哲学思想,一种精神状态,正在我们经营管理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功效。为了使管理者和员工更好地掌握企业文化,我们编写了这本手册,其中,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阐发了我店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并收录了关于企业文化教育的评论文章。由于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不吝赐教。第一编 企业文化概论引 言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这

2、就是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中,文化的力量越来越重要,文化的渗透功能和整合作用都在加强,人们更加重视文化创造、文化管理和文化控制。一、企业文化的产生简单地说,企业文化源于日本,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企业依靠科学的管理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60年代,美国的管理制度被欧洲视为炼金术般神奇。然而,持续增长了20多年的劳动生产率于1973年骤然停止增长。而资源匮乏,国土狭小的日本却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大批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日本的“真经”。1981年和1982年期间,美国管理界出现了四部名著,其中之一是企业文化它的作者是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麦肯神咨询公司顾问爱伦肯尼迪。两位学者对近

3、80家企业进行详尽调查后,认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管理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二、企业文化的定义我们常常接触到学文化、文化水平、文化娱乐等概念。关于文化,广义地讲,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发生和发展依托。狭义地讲,文化指的是精神文化,包括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所产生的制度和组织机构。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首次给文化下定义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类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文化依托,需要独特的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能够推动本企业发展壮大的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果的总和。从狭义上说,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特有的意识形态或精神成果。从企业文化的定义看,它的内容包括:企业意识、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企业道德、企业风尚、企业章制、企业形象、企业环境、企业民主、企业教育共十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理念、精神、环境、形象、价值观等内容。三、企业文化的构造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它由四个层次构成。1、表层物质文化。包括厂(店)容厂(店)貌、厂微厂服、设备设施、产品结构和外表款式、商标图案、劳动环境、生活环境、文化场所、娱乐方式等。它是企业在社会上

5、的外表形象。2、浅层行为文化。包括经营活动、宣传教育活动、人际交往活动、文体活动、典礼仪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企业文化动态反映。3、中层制度文化。包括企业制度,领导制度、规章制度、组织制度等。它是一种强制性文化。4、深层精神文化。它是核心层,是观念形态的因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管理思想、企业道德、思维方式、价值准则、审美观念、文化素质等。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灵魂。往往需长时间的培养和塑造才能形成。四、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科学的一种新观念被提出,它的基点是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思想和观念。企业文化用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对人进行管理,发挥的是道德的力量、信念的力量和

6、心理的力量。企业文化的出现,使企业管理从对物的重视,转向对人的重视,把人的因素看得大大高于其它因素。企业将其基本的信念、基本价值观念等灌输给员工,促使员工为自己的信仰而工作,就会产生的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人为中心,使管理思想发生了一次飞跃。人们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视探讨对“人”的管理。五、企业文化的特征各个企业形成的文化模式是不会完全一样的,如同自然界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但各种企业文化也有共性,它们的一般特征可归纳如下:其一、无形性和有形性的统一。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各种精神、观念道德因素,作为一种文化标志、文化氛围是看不见的,是无形的。因此,企业文化被称

7、为“一只无形的手”,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企业文化是空的,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人、设施、产品等,企业文化实实在在的以物质的形态存在于我们面前,其外部标志是可以感知、可以辩认的。比如,细致入微的服务、优美典雅的环境等都是文化的直接或间接的映现。有形是对无形的识别,从有形可以把握无形。把企业文化看作是完全“空”和“虚”的东西而忽视它,是片面的、错误的。其二软约束和强制性的统一。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这个特定的区域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一整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借助气氛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和集体精神的感染,去暗示和驱动员工创造性的做好工作。这种通过长期的非强制性的潜移默化来影响和控制人们行为的方式,称为

8、“软管理”。可见,企业文化是一种“软约束”。但是,“软约束”并不是没有约束。西方公司对那些不愿接受公司文化的人往往是一句话:“请离开”。在我们国家,更多地是靠教育说服那些“越轨”的,同时用规章制度的强制性督导这些人成为集体中合格的一员。其三、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够长期的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今天改,明天变,员工就会无所适从,企业文化就不能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企业文化就不能生根、开花、结果。但是,社会在发展,经济形式在变化,企业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必要时,应当对企业文化的内容进行调整、补充,甚至是重构。完全封闭和僵化的

9、文化最终可能令企业失败。一般说,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时,当行为处于高度的白热化竞争时,当企业长期业绩平平表现不佳时,当企业迅速扩张规模增大时,需要更强更有适应性的企业文化。在其它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轻意地随意变革或频繁调整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六、企业文化性质关于企业文化的性质,有很多观点。比较通行的说法有:1、企业文化是一种向上的文化。企业文化不是被动地顺应现有的文化传统,而是主动地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实现经营目标,取得光辉的文化。这种创造不排除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但从总体上说,企业文化应当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象火箭推进器一样对企业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10、。2、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格化的文化。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范畴,文化进入企业,就必须将企业拟人化,使企业象人一样具有独立意识,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3、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性文化。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又包括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思想文化。从层次上看,企业文化虽然含有政治文化内容,但更多地是涉及经济文化的内容。从管理理念上看,企业文化不追求政治权利,而是追求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并以能否促进企业发展作为评价其成功与否的标准。因而,它是一种经济文化。4、企业文化是一种小社会文化,或者说是圈子文化、团队文化。从社会说的观点看,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共同创业活动的结果,创造企业文化的过程

11、就是使企业员工社会化的过程。同任何持久的群体组织一样,在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每个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它导致了一种企业社会的一致性,并影响其成员思考、体验和行为的主要方式。因此,企业文化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道德和心理、共同的行为原则、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进行管理,所以企业文化又可称为“无形性管理。”七、企业文化的功能对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人们有很多形象而生动的说法。有的说,“企业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企业文化是激活生命的元素,维持生命的血液。”有的说,“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有的说,“企业文化是职工心目中的灯塔”,“永不枯竭的能源”,“企业护身的

12、法宝”。对企业文化的作用,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估价,既不能估计不足,也不可无限夸大。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作为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感知力量,在企业这个特殊的群体社会中构成一种气氛或氛围,使得进入企业者,无论其能力强弱、个性同异,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有所改变。这种改变统一于、内化于某种认同感、归属感和工作意愿。事实上,企业文化占主导地位并贯彻始终已经被证明是杰出企业无一例外的特性。“文化”越是有力,越是面向市场,就越用不着什么政策手册、组织机构系统图或巨细无遗的详尽规章、程序。在这些公司里,下面的职工都懂得他们该做些什么事,因为他们对于公司那为数不多的几条具有指导性的价值观了若指掌。可见

13、企业文化的作用重大。从理论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通过观念的整合,达到行为的整合;是通过对个体的引导、规范,研究群体的统一、和谐;是通过思想的共鸣,达到力量的凝聚;是通过精神的内化,达到物质的扩张;是通过内部的创新,达到外部的共生。这充分说明,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非常紧密。更具体地说,企业文化的作用或者功能有以下五个方面:1、导向功能。企业文化既然反映广大职工的共同价值观、群众意识和共同利益,那么它对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能够引导员工始终不渝地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所以说企业文化具有引导方向的作用。2、规范功能。或者叫约束功能。企业文化虽然是无形的、非

14、强制性行为准则,但作为内在的心理力量,它对职工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中,大家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就会比较自学有服从根据全员的共同利益确定的行为准则,产生“从众”即“跟着走”的行动。这种服从,就是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因此企业文化对员工具有自我调适、自我管理的作用。3、凝聚功能。管理学家认为,在一个大系统中,把每一个体凝聚在一起主要是心理的力量。企业文化正是通过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使各员工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产生对企业目标、准则、观念的“认同感”和作为其中一员的“使命感”。同时,在企业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使每个员工通过自身的感受,产生对本职工作的“

15、自豪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都是员工内心情感的不同形式,它可以潜意识地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把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与企业的的整体联系起来。4、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通过外部刺激使个体产生的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效应。韩国现代集团的创始人郑周永说:“没有目标信念的人是经不起风浪的。许多人组成的一个企业更是如此。”企业通过文化建设,将经营目标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看到自己从事的事业的社会意义和光明前途,就能够启发诱导、刺激人们潜在的热情、才干和智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在岗位建功立业,所以企业文化具加压和激活的作用,是企

16、业活力的源泉。5、融合功能。或称整合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企业经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在企业文化氛围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员工接受了企业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之后,思想、性格、情趣、思维方式等也产生了相容性,从而将“个体”融入群体之中,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一加一等于二的群体力量。八、企业文化的形成条件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塑造企业文化、培养企业精神是现代企业应对挑战的重要管理创新之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精神来源于物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精神、观念,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物质实体的企业本身。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只能来自企业自身的的经营管理实践。一般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