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2952083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茶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开题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叶开题报告茶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那么在出口中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的分析呢?论文题目我国茶叶出口的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及意义1.1 选题背景茶叶在中困有着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建国以来,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叶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21个主产省8000多万茶农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出口包括茶叶出口都等到了迅速提高,特别是2001年,出口量从21.78万t提高到2001年的24.52万t。到2009年突破30万t,2011年出口32.26万t,出口额再创新高,达9.64亿美

2、元。近年来,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等方面来看,在茶叶出口上.虽然中国的大国地位难以动摇。但中国茶叶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还只是处于中游水平,斯里兰卡、肯尼亚、英国等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茶叶出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茶叶产业急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1.2选题意义随着我国加入WTO10多年来,我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多年来一直处于贸易顺超的局面。农产品出口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茶叶出口这一方面,早在几百年前清朝政府就通过茶叶、瓷器以及其他农业产品的出口换取了大量的外汇白银。在今天的大

3、环境下,我国的茶叶贸易虽然仍处于大国地位,但面临的问题也实在不少。比如面临着其他新兴茶产国的竞争,以及进口国的种种贸易壁垒。本文将对我国的茶叶出口的优劣势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众多竞争国家中脱颖而出,走出现在面临的困境得出分析,提出见解。同时对于我国类似的农业产品出口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2.1相关概念SWOT分析法: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

4、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SWOT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S (strengths)、W (weaknesses)是内部因素,O (opportunities)、T (threats) 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2.2

5、我国茶产业及竞争力概述杨晓刚(2012)1茶产业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区域茶产业系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生产、加工、销售茶叶产品的所有茶农和企业的集合,其内涵包括茶产品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系统等,反映了茶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区域问横向经济关系;区域茶产业也是区域竞争的市场主体之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条件差异较大。目前国际茶叶消费市场以红茶为主,占国际市场的90% ,其中红碎茶又占红茶市场的90% 以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茶叶出口贸易格局有所调整,肯尼亚在2005年超过斯里兰卡成为全球第1茶叶出口国并保持至今;斯里兰卡平均市场占有率为20.25% ,中国

6、为18% 左右并呈上升趋势,印度占有率不断下降,而越南成为新兴的茶叶出口国且上升趋势强劲。按茶类看,肯尼亚主导全球大包装红茶出口,斯里兰卡和印度次之;斯里兰卡主导全球小包装红茶出口,印度次之。闫振宇2 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以及斯里兰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后指出,绿茶依然是中国最具竞争优势茶类,红茶出口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3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有很多,如产业产出购买力评价法、单位成本评价法等。而用出口数据来评价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被认为是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评价法。从1970年开始,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晕现震荡上升的趋势。1970年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6.15%。而在1988年达

7、到最大值19.63%。此后十年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义呈现出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到1998年,占有率仅为1 1.45%,此后波动不大,2007年。中国茶叶的同际市场占有率为15.16%。伍雁南4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作物之一.近年来,茶叶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显示性竞争优势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质量竞争力指数等方面来看,在茶叶出口上.虽然中国的大国地位难以动摇。但中国茶叶的质量竞争力指数还只是处于中游水平,斯里兰卡、肯尼亚、英国等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茶叶出口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茶叶产业急需进一步改革和创新。手忠锐、潘伟光5通过构建我同茶

8、叶出门的经济计馈模型,测算出我国茶叶出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茶叶出口的价格弹性。曾玲、刘仲华6对比分析了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西亚和肯尼亚五大茶叶出口国的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变化并提出:提高我旧茶叶同际市场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如金兴华7从单产、品质、价格、技术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面临的现实筹距;郝志龙、谢芬等8从加工工厂、加工设备、加下技术、加工管理四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实施茶叶加工标准化对提高我国茶叶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李晓钟、何正全9对茶叶标准及其影响的复杂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标准提高对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鼓励出口的补贴的基

9、本形式有两种。即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实施出口补贴,就使产品具有“双重价格”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内销价)和销往国外市场的价格(外销价),外销价低于内销价。出口退税,是指政府对国产品所征的货物税或加工出口前所缴纳的原料进口税,在制成品出口时予以退还。在茶叶出口方面,我国也有着类似的鼓励出口的措施。在对外贸易中,我国近年来经常会被发达国家进行反倾销调查,价格过低时一种表现,这不利于我国茶叶的出口。李清光、李晓钟10的研究表明基于我国取消茶叶出几配额和许可证管理新的形势,通过分析不同性质出口企业的茶叶出口价格和我因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私营企业对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提升贡献较大。说明私营

10、企业对于我国茶叶出口价格影响较大,应对私营茶企业加大扶持力度。评述:以上各位学者通过研究表明了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优势劣势问题,自身优势与先天不足。我国茶产业历史悠久,技术娴熟,历史上多用于自销,现在在国际市场开放后,我国茶产业面临一个新时期的抉择,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政府在政策方面大力支持我国茶产业的出口,我国茶叶企业行业的整个行业还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茶叶价格方面,需要联合定价,不能受到国际大头操纵。邹赘11讲目前,以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已取代关税壁垒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核心力量。大量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技术法规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Cato和Li

11、ma,1998)。12李朝晖13讲到日本近来多次修订食品安全法等技术法规和标准,其中许多条款的修订已严重影响了中国茶叶对日本出口。14日本2006年开始执行的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对全球797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设定了新的残留限量标准,比原来的食品安全规定增加了500余种。其中,约有150种属于中国常用农药,占常用农药种类的比重超过55%。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茶叶出口13本数量的大幅下降,2006-2012年,中国出口日本茶叶数量下降了l万t左右。因此,如何应对TBT对中国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Anderson15等人(2003)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OEC

12、D国家的TBT和TBT措施,认为这些措施对来自非OECD国家的进口限制要大于比来自OECD国家的进口限制。顾国达16等人(2007)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日茶叶贸易,将日本农药残留标准作为虚拟变量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日本茶叶MRL标准对中日茶叶贸易额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郑泽华172013从2006年起,欧盟将茶叶农药残留的检验项目从193项增加到210项;2007年,欧盟检验标准再次提高,增加10个项目限量,更新10个农药残留项目的新限量,一些限量非常低的农药残留标准事实上就意味着禁止此种农药或杀虫剂的使用。美国对茶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HACCP体系。美国这些烦琐的规定,增加了中国浙江茶叶的出

13、口手续,提高了茶叶的出口成本,使得中国浙江茶叶难以进入美国市场。孙龙中和徐松18讲到目前,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非关税措施,严重限制了中国的外贸出口,大幅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绿色壁垒属于技术性壁垒的一种,王金南、夏友富等(2001)19认为:“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可以预见的是绿色贸易壁垒将会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一大难题。Thomas J.Sargent19对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做出了具体分析,他指出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中国对外贸易额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在2002年这一年

14、中国由于绿色贸易壁垒遭受损失74亿美元。中国出口到欧盟日本韩国和其他国家的跌幅尤其明显。评述以上几位学者通过对我国茶叶出口遇到的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我国茶叶出口遇到的主要障碍。如何来规避这些障碍,熟练运用WTO规则来解决在现实贸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要据理力争,为自己的权益要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在另一方面,我国本土茶叶企业也要做好自身的质量,只有自己的质量过关了,才不会怕遇到绿色壁垒。3 研究目的与范围3.1 目的本文在了解若干学者对我国茶产业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茶产业的市场营销现状、提高竞争力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进行分析。为争强我国茶产业竞争力作出一些可

15、行性分析。同时也对当前我国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营销有着借鉴意义。3.2 范围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茶产业现状、出现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并对我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进一步扩大我国茶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市场份额。4 主要研究内容4.1 研究思路本文研究将采用文献阅读法进行文献综述,通过众多学者所做的归纳研究,对前人的分析进行积极地思考。并结合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以及我国茶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研究、总结其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我国茶产业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以及我国茶产业出口企业的考察进行考察,给出自己的研究对策与方案。4.2 主要内容本文的前言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总结归纳我国茶产业的现状以及一些问题得出文献综述。本文本的第二部分将应用文献阅读法收集相关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对我国茶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